前身曾学昭仪舞,时样工为京兆眉。
拣尽好枝无可意,倦寻芳草歇多时。
晓畦雾重狂须减,风槛花飞误与随。
不但蛛丝深著避,更知红袖亦堪疑。

诗句释义:

  1. 前身曾学昭仪舞 - 这一句表明咏物诗中的蝴蝶具有人的属性和经历。“昭仪”通常指的是古代的皇后或贵妃,这里可能是在形容蝴蝶如同宫女一样优雅地跳舞。

  2. 时样工为京兆眉 - “京兆”,古代对首都长安的称呼,也常指代官员或贵族。“工为”在这里表示精心制作或设计。这里的蝴蝶可能被精心装饰,其翅膀上的图案类似于京城官员们的眉毛。

  3. 拣尽好枝无可意 - “拣尽好枝”意味着蝴蝶已经飞遍了所有美丽的树枝。“无可意”表达了蝴蝶虽然美丽却无目的性,即它在空中飞舞但并不寻找目标。

  4. 倦寻芳草歇多时 - 这里的蝴蝶可能因为过于疲惫或厌倦而选择在花间休息很长时间。“歇多时”强调了时间的长短,可能是由于长时间飞翔后的休息。

  5. 晓畦雾重狂须减 - “晓畦”可能是指晨曦中的小田畦,“雾重”描述了清晨的湿润气氛。这句诗暗示蝴蝶在早晨开始飞行时可能因为雾气而感到兴奋或快乐,但随着雾气的消散,这种感觉会减弱。

  6. 风槛花飞误与随 - “风槛”可能是一个有风的地方,如窗户、门口等。“花飞”描述了蝴蝶与花朵一起飞舞的情景。“误与随”表达了蝴蝶似乎在无意中跟随花朵飞舞。

  7. 不但蛛丝深著避 - 蜘蛛网是昆虫常见的逃避路径。这句诗表达了蝴蝶为了避免捕捉者而不得不频繁改变飞行路线,就像蜘蛛网那样深且难以穿越。

  8. 更知红袖亦堪疑 - “红袖”可能是蝴蝶的颜色,也可能指的是穿着红色衣物的人(古人常用红袖代指女子)。这句诗反映了蝴蝶不仅需要避开物理障碍,还要警惕人类可能的威胁。

    译文:

    曾经学习过昭仪的舞蹈,现在却成为一只普通的蝴蝶。
    精心制作像京兆人的眉毛,却无目的地在空中飞舞。
    为了不疲倦地寻找花朵,它选择了多时的休息。
    早晨的雾气使蝴蝶兴奋起来,但当雾散去,它也会感到疲惫。
    蝴蝶随风飞舞,有时跟随花朵,有时则误入蜘蛛网中。
    它知道人们可能会对它构成威胁,所以总是小心翼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蝴蝶的生动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与无奈。诗人通过对蝴蝶的动作、情感和行为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自由受限的哲思。通过对比蝴蝶的轻盈与人类的担忧,诗歌引发了读者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