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江湖久钓游,极怜红蓼满汀洲。
清秋欲近先开眼,小雨才鸣急点头。
翡翠忽来机事动,蜻蜓不定晚风遒。
拒霜未放菡萏谢,点缀中间一段愁。

蓼花

曾向江湖久钓游,极怜红蓼满汀洲。

清秋欲近先开眼,小雨才鸣急点头。

翡翠忽来机事动,蜻蜓不定晚风遒。

拒霜未放菡萏谢,点缀中间一段愁。

注释:

  1. 蓼花(liǎo huā):一种水生植物,也叫“浮萍”。
  2. 曾向:曾经。
  3. 江湖:江河湖海。
  4. 极怜:非常喜欢。
  5. 清秋:指深秋时节。
  6. 欲近:快要来临。
  7. 先开眼:即“先开眼”,形容对秋天的到来早有预料或期待。
  8. 小雨才鸣:指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的声响。
  9. 翡翠忽来:形容突然有什么东西飞过。
  10. 机事动:形容事物变化迅速,充满生机。
  11. 蜻蜓:一种昆虫,体小而敏捷,善于飞行。
  12. 晚风遒:指傍晚时分的微风。
  13. 拒霜未放:指菊花还未盛开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蓼花、荷叶、蜻蜓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首句“曾向江湖久钓游,极怜红蓼满汀洲。”诗人以钓鱼为题材,描绘了自己在江湖中垂钓的情景。红蓼花满汀洲,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欢喜与满足。这里的“红蓼”指的是蓼花,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的花红色鲜艳,非常引人注目。诗人通过描述蓼花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
    第二句“清秋欲近先开眼,小雨才鸣急点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天即将来临,他早早地做好了准备,等待着秋天的到来。当小雨开始打在荷叶上时,他听到了清脆的声音,仿佛是在向他点头致意。这里,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句“翡翠忽来机事动,蜻蜓不定晚风遒。”诗人继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一只翡翠鸟忽然飞过,使得整个画面都变得生动起来。蜻蜓在晚风中飞舞不定,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这里的“机事动”和“不定”都是形容词,分别表示事物的变化迅速和不稳定。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象。
    第四句“拒霜未放菡萏谢,点缀中间一段愁。”诗人最后描述了秋天的另一个景象。菊花还没有盛开,荷花已经凋谢了。这种对比让诗人感到一丝惆怅。这里的“拒霜”指的是菊花,是一种在深秋开放的花卉。而“菡萏”则是指荷花,也是秋天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这两个元素,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描绘蓼花、荷叶、蜻蜓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