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月白天垂碧,有恨如羞半敛花。
红袖粉痕晨带湿,翠盘珠影夜生华。
杨枝洒润菩提雨,薇水流香仙子家。
几度晓风过曲院,七年不见使人嗟。
【注释】
风清月白天垂碧:天是清澈的,月色也明亮。
有恨如羞半敛花:荷花半开,像是有些害羞。
红袖粉痕晨带湿:早晨荷叶上留有女子的手印,像露珠一样湿润。
翠盘珠影夜生华:夜晚荷叶上像珍珠一样的露珠闪闪发光。
杨枝洒润菩提雨:杨树的枝条在下雨时像洒下的雨水一样。
薇水流香仙子家:薇草在夜间散发出香味,像仙女的家。
几度晓风过曲院:不知过了多少个清晨,风吹过曲院。
七年不见使人嗟:已经过了七年,没有见到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写景,次联写人,第三联写物,末联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和荷花的娇艳动人。
“风清月白天垂碧”一句中,“清风”、“明月”点出时间与季节——春夜,“天垂碧”则写出天空之碧蓝、高远。“有恨如羞半敛花”中,“恨”是指月光映照之下荷花含苞欲放的样子。“有恨如羞”说明荷花还未完全开放,只露出羞涩的花苞。“半敛花”则写出了花朵初开的娇态。“有恨如羞”与“半敛”相衬,突出了荷花未开时含苞待放的情态,而“半敛”也暗示着荷花将要开放的前景。这两句将荷花拟人化,描绘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红袖粉痕晨带湿”一句中,“红袖”指的是荷花上的露珠,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晨”字点明时间是在清晨。“粉痕”则是形容露珠落在荷叶上的印记,如同女子的红袖印在白色花瓣上,显得十分娇艳。最后一句中,“翠盘珠影夜生华”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这些露珠仿佛是翡翠盘上的珍珠,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为荷塘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美丽。整句诗通过描绘露珠在阳光和月光下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荷塘月夜的美景。
“杨枝洒润菩提雨”一句中,“杨枝”指的是杨柳树枝条,它们在春雨中摇曳生姿,如同洒下的雨滴。“菩提雨”则暗示着春雨的滋润之意。这句诗通过对杨柳树枝条在春雨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薇水流香仙子家”一句中,“薇”指的是薇草,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它生长于水边,因此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女或佳丽。这句诗通过将薇草比作仙子家的庭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
“几度晓风过曲院”一句中,“曲院”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但具体指代不明。这句诗通过对清晨微风拂过曲院的情景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氛围。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七年不见使人嗟”一句中,“七年”指的是从诗人看到此景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七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年,但诗人仍然无法忘记曾经一起赏月品茶的日子和朋友之间的情谊。这一句诗以感叹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