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春曾作太平民,说着花时泪湿巾。
风雨差池桃杏过,山林牢落鸟乌亲。
书中闷见伤心事,画里思逢避世人。
霄汉故交今隐遁,有山堪买愿为邻。
【注释】
暮春,暮春即晚春。书怀:写诗抒发胸中积郁的感情。董正翁,作者的朋友。寺正,寺庙的管理者、主持。
寻春曾作太平民,说着花时泪湿巾。寻春而作太平民,是说作者曾经是一个太平时代的平民百姓。说着花时泪湿巾,说的是在春天到来之时,作者因感慨时光流逝,不禁潸然泪下。
风雨差池桃杏过,山林牢落鸟乌亲。风雨差池,风风雨雨,形容天气多变,也比喻人生道路坎坷不平。桃杏,指桃花和杏花,这里代指春天。牢落,孤独、荒凉之意。鸟乌,鸟儿,这里指鸣鸟。
书中闷见伤心事,画里思逢避世人。书中,指读书;画里,指画作。闷见伤心事,意思是说在读书时经常看到让人伤心的事情。避世人,避开世间的人。
霄汉故交今隐遁,有山堪买愿为邻。霄汉,指云霄和天河,泛指天上的宫殿或星宿,这里指朋友。故交,老朋友,旧日的交情。今隐遁,如今隐居不露面。有山堪买愿为邻,意思是说有座山可以买下,愿意做它的邻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诗人在暮春时节,怀念起昔日太平时期的平民生活和朋友们,表达了对逝去的年华和逝去的友情的无限眷恋之情。
首句“寻春曾作太平民”,表达了诗人当年作为一个和平时期的平民百姓的感慨。诗人曾经经历过一个和平的时代,那时人们生活安定祥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平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时代。
第二句“着花时泪湿巾”,则更加具体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平生活的怀念之情。当花朵盛开的时候,人们会流泪哭泣,因为那是和平的象征,也是美好时光的象征。然而现在,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有泪水和悲伤留在了心中。
接下来“风雨差池桃杏过,山林牢落鸟乌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这里的风雨差池和牢落鸟乌分别象征着人生的坎坷和孤独。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美好生活的无尽怀念。
最后一句“霄汉故交今隐遁,有山堪买愿为邻”,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曾经与朋友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但现在他们都已经隐居不露面了。诗人渴望能够找到一座山并买下它,以便与这些朋友再次相聚。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和平时期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失去的友情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