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青李夏方初,新绿池塘浴小凫。
此日猫头削寒玉,他时鸿喙煮明珠。
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
更有长愁无遣处,只今细柳映新蒲。
【注释】
三月二十九日立夏喜晴
稍有自适意有自旧京来者问钱湖景物又复怅然。
黄梅青李夏方初,新绿池塘浴小凫。
此日猫头削寒玉,他时鸿喙煮明珠。
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
更有长愁无遣处,只今细柳映新蒲。
【赏析】
《立夏》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在立夏日里对家乡钱塘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首联“黄梅青李夏方初,新绿池塘浴小凫。”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立夏时节的自然景色。黄梅和青李是夏天的果实,而池塘则是夏季的水景。这里的“方初”一词,既表现了季节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诗人用“新绿”来描绘池塘中的水草,用“浴小凫”来表现小鸭子在水中嬉戏的样子,形象地描绘了立夏日里的景象。
颔联“此日猫头削寒玉,他时鸿喙煮明珠。”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动物比作人类,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这里的“猫头”指的是猫的脑袋,而“削寒玉”则形象地描述了小猫头部的形状。诗人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鸿喙比喻成能煮出明珠的工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里,“白头”指的是老鹰,而“偷果”则形象地描述了老鹰捕食的情景。诗人用“从渠乐”表示自己乐于参与其中,而用“不我虞”来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这里的“绣眼”是一种鸟类,它喜欢穿花而过,但并不会因为诗人的到来而受到影响。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尾联“更有长愁无遣处?只今细柳映新蒲。”诗人运用了设问和感叹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无奈。这里的“长愁”是指长期积累的忧愁,而“无遣处”则表示无法解脱这种忧愁。诗人用“只今细柳映新蒲”来描绘眼前的美景,以此来缓解自己的忧伤情绪。这里的“细柳”是一种植物,它的影子映照在新蒲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这幅画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万里的《立夏》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立夏日里的自然景色,并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钱塘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对比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描绘眼前美景等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