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自是傅岩梅,持斧江南得得来。
一笑见花同臭味,百妖潜影入莓苔。
只将冷淡全超俗,肯向繁秾浪占魁。
爱惜耆儒如此树,二天雨露好培栽。

【诗句释义】

  1. 傅岩梅:指孔子,相传他曾经在傅岩这个地方教学。
  2. 持斧江南得得来:手持斧头来到江南,形容自己是从南方来到这里的。
  3. 一笑见花同臭味:看到梅花一笑,觉得和自己的品格一样。
  4. 百妖潜影入莓苔:各种妖魔鬼怪都隐藏在莓苔之中。
  5. 只将冷淡全超俗:只有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才能超越世俗。
  6. 肯向繁秾浪占魁:不愿意像那些繁花似锦的事物那样争抢第一名。
  7. 爱惜耆儒如此树:珍惜这些有学问的长者就像爱惜一棵树。
  8. 二天雨露好培栽:希望这些有学问的长者能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培养。

【译文】
前身自是傅岩梅,持斧江南得得来。
一笑见花同臭味,百妖潜影入莓苔。
只将冷淡全超俗,肯向繁秾浪占魁。
爱惜耆儒如此树,二天雨露好培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和尊重。诗中的梅花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成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化身。

首句“前身自是傅岩梅,持斧江南得得来”,诗人将自己比作傅岩的梅花,表达了自己从南方而来的决心和自信。这里的“傅岩”指的是孔子,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学识。

第二句“一笑见花同臭味”,诗人以笑面对梅花,表示自己与梅花一样,有着相同的品质和追求。这里的“臭味”意味着共同的志趣和追求。

第三句“百妖潜影入莓苔”,诗人描绘了各种妖魔鬼怪都隐藏在莓苔之中,暗喻了社会上的不良因素。这里的“莓苔”象征着社会的阴暗面。

第四句“只将冷淡全超俗”,诗人强调自己保持了一颗淡然的心,不随波逐流,超越了世俗。这里的“冷淡”象征着超然物外的态度。

第五句“肯向繁秾浪占魁”,诗人表示不愿意像那些繁花似锦的事物那样争抢第一名,而是保持了一种谦虚的态度。这里的“繁秾”指的是繁华和富丽。

最后两句“爱惜耆儒如此树,二天雨露好培栽”,诗人表达了对有学问的长者的尊敬和关心,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培养。这里的“耆儒”指的是有学问的长者,象征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