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熙熙作午晴,红梅花下一壶倾。
衰年未夜先思睡,深闭柴门却月明。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要从作品的内容、主题、作者的观点态度、写作目的等方面去把握分析.评价作品的结构,要结合文章的情节结构分析,注意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其作用;评价作品的语言,主要从词语的积累运用,句式的变化、修辞手法的运用、诗歌的韵律美等角度来分析.

【答案】

译文:

十一夜月光凄冷,我喝了几杯酒竟醉了,仿佛到了华胥国,那里可以避世.冬暖熙熙作午晴,红梅花下一壶倾;衰年未夜先思睡,深闭柴门却月明.注释:①华胥国:古传说中的理想国家.②寒光乍破:指初升的月亮照亮了窗户.③柴扉:用柴草编成的门户.

赏析:

诗的前两句“十一夜月色凄淡数酌竟醉华胥国似可避世也”写诗人在十一夜中饮酒到深夜,因不胜酒力而醉倒在自家的庭院中。“华胥国”,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国,是避世之所。诗人以之自比,说明他欲隐退江湖,与世隔绝,过一种闲适的生活。

三、四句:“冬暖熙熙作午晴,红梅花下一壶倾。”这两句写冬日暖阳下的庭院美景及自己赏花饮酒的情状。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表现了他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心态。

五、六句:“衰年未夜先思睡,深闭柴门却月明。”诗人由对景物的描写转入对自身情感的抒写。前一句写自己虽已年老体衰,但夜晚仍不能入睡,反觉得更清静,更有诗意,于是又提笔挥毫,吟咏诗篇.后两句写自己为避开明月的清辉而深锁柴门。诗人以“衰年”“未夜”自谦,以“深闭”自守,写出了一种孤高傲岸的情怀.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漠和超脱。

全诗通过对月色的描述以及自身的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愿望,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