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锦舫帘垂额,越上乌篷铁簇头。
江堰不通人已老,竹深荷净且迟留。

【赏析】《燕嬉舟》

西湖锦舫帘垂额,越上乌篷铁簇头。

注释1:西湖——杭州的著名景点,以风景秀丽而闻名。锦舫——指装饰华丽的船。帘垂额——形容船的装饰华丽且精美。越——指浙江省绍兴地区。乌篷——指用黑漆涂抹的船篷,常用于小船。铁簇头——指船头装饰有金属铁块。

译文1:《燕嬉舟》描绘了一幅西湖上的美景图,湖面上有装饰华丽的船,船上的窗帘垂下,非常漂亮。同时,诗中还提到了绍兴地区的乌篷船,其装饰和风格也颇具特色。

赏析1:首句“西湖锦舫帘垂额”,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锦舫,即装饰华丽的船只,其帘垂额,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只的华丽装饰和精美的船帘,给人以美轮美奂之感。

注释2:江堰不通人已老,竹深荷净且迟留。

译文2:由于江堰的阻塞,人们已经变老,而竹林深处的荷花却依然纯净而美丽,令人流连忘返。

赏析2:第二句“江堰不通人已老”,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江堰是连接长江与钱塘江的重要水利工程,但因为各种原因,它已经不再畅通,导致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人们也因此感到衰老。

注释3:越上——浙江绍兴一带;乌篷——用黑色漆涂过的船蓬;铁簇——用铁制成的船头。

译文3:绍兴一带的水乡景色十分迷人,这里的船都是用黑色漆涂过的,船头装饰有铁块。

赏析3:第三句“越上乌篷铁簇头”,诗人通过描述绍兴水乡的独特风光,进一步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独特。这里的乌篷船,以其独特的黑色漆皮和铁质船头装饰,成为了绍兴水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注释4:江堰——中国古代灌溉工程之一,位于今四川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中游;人已老——表示社会的变化和人们年龄的增长;竹深荷净——描述了竹子茂盛,荷花纯洁的场景。

译文4:由于江堰的阻塞,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同时也让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人们也逐渐变得年老。然而,在这深深的竹林和洁净的荷花之中,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

赏析4:第四句“江堰不通人已老,竹深荷净且迟留”,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社会变迁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以及人们在这种变化中寻找到的平静与美好。江堰的阻塞,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更让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人们也因此变得更加年老。而在这片竹林和荷花之中,人们找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不前。

《燕嬉舟》不仅是一首描绘美景的诗歌,更是对历史变迁、社会变化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读者带到了那个静谧的时代,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