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有啮菊羊,啮脑脑则死。
人谓食且尽,细察理不尔。
微躯细于蝇,玄甲而利嘴。
顶上一粟红,鲜明大如虮。
方当四五月,苗盛新怒起。
上下截其茎,于中寄生子。
脑瘁子乃成,分枝从此始。
种菊须摘脑,不摘分披靡。
理有损而益,未用分愠喜。

【解析】

此为五言绝句,前两句是写虫的外形特征,后三句是写虫对菊的危害,最后两句是说摘去虫头才能使菊繁茂。“续十虫吟”中的“十”指《尔雅》一书。

【答案】

诗句:

虫有啮菊羊,啮脑脑则死。

译文:

虫子中有咬菊花的蚕,如果咬到人的脑袋就会死去。(比喻害虫危害人)

人谓食且尽,细察理不尔。

译文:

人们以为吃的差不多了,但仔细一看并不是那样。

微躯细于蝇,玄甲而利嘴。

译文:

它的体形比苍蝇还小,黑色的盔甲上长着锐利的嘴巴。

顶上一粟红,鲜明大如虮。

译文:

它的头上有一粟粒大的红色部位,鲜红得就像虮虱。

方当四五月,苗盛新怒起。

译文:

正当四五月的时候,它正以旺盛的生命力开始萌发新的芽苗(即子)。

上下截其茎,于中寄生子。

译文:

它把菊苗的茎从上往下切断,在中间生出了子。

脑瘁子乃成,分枝从此始。

译文:

由于头部受到了伤害,子才形成并开始向两边生长(即分枝)。

种菊须摘脑,不摘分披靡。

译文:

种菊的时候必须摘掉它的头部,否则它就会四处蔓延,难以控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菊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描绘虫害菊的情景。前两句是写虫的外形的特征,后三句则是说虫对菊的危害,最后两句是说摘去虫头才能使菊繁茂。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