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日及华,朝荣夕已坠。
牵牛泫碧露,见晛歘憔悴。
拒霜舒晓红,惟愁夕阴至。
蜻蛚庇其根,亦复多愁思。
容色岂不佳,浮脆何足贵。
念此令人嗟,百年何流驶。
所以靖节翁,把菊有深意。
【注释】
- 瞩物:注视物体。2. 灼灼:形容花光彩鲜艳。3. 华:开花。4. 朝荣夕已坠:早晨盛开,傍晚凋谢。5. 牵牛:即牵牛花。6. 泫(xuàn)碧露:晶莹的露水。7. 晛:太阳光。8. 憔悴:因忧愁而面色不好。9. 拒霜:一种花卉名。10. 惟愁夕阴至:只担心傍晚时阳光被云遮住。11. 蜻蛚(qīng jìn):蜻蜓。12. 庇:遮蔽。13. 浮脆:浮泛脆弱。14. 何足贵:不值得珍贵。15. 念此令人嗟:一想到这些,就令人叹息。16. 流驶:流逝。17. 故:因此。18. 靖节翁:陶渊明的别号。19. 故有深意:所以有深刻意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牵牛花、拒霜花和蜻蜓的兴衰来抒发诗人对世事变迁、生命短暂的感慨。全诗以“瞩”字为统摄,从日到夕,由开到落,由盛及衰,由明至暗,将牵牛花、拒霜花和蜻蜓的生命变化一一展现出来。
首联“灼灼日及华,朝荣夕已坠。”写牵牛花早晨开放,傍晚就凋萎了,形象地写出了它的短暂和易逝,同时以“朝荣夕已坠”与“百年何流驶”相呼应,暗示出诗人对此的感伤之情。
颔联“牵牛泫碧露,见晛歘憔悴。”写牵牛花在露水中显得格外娇艳,但很快又显得憔悴不堪。这两句中“泫”字用得极为精妙,它既形容露水晶莹剔透,又表现出花儿在露水中显得更加鲜艳娇嫩。同时,“晛”字也写得非常生动,它既表示太阳光的明亮,又表现了花儿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憔悴。
颈联“拒霜舒晓红,惟愁夕阴至。”进一步描绘了牵牛花在晨曦中显得格外鲜亮,但很快又显得愁眉苦脸。这里以“惟愁”两个字表达了牵牛花对夕阳西下时的担忧和不安。
尾联“蜻蛚庇其根,亦复多愁思。”则描写了蜻蜓在牵牛花的根部栖息的情景。蜻蜓在花朵上停歇,仿佛是在给花儿遮挡住阳光,使其免受风雨侵袭。这种情景让人不禁联想到了牵牛花的脆弱和易逝,从而引发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叹。
整首诗以“瞩”字为统摄,通过对牵牛花、拒霜花和蜻蜓等事物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促、世事无常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巧妙的词语运用和意象组合,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优美和谐的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