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冠枕清泠,胡床坐空阔。
鲜飙飞早霜,活水漾明月。
神游十丈莲,仰卧恣天阅。
挽取河东流,黑我头上雪。
泥丸吐神光,陟降在金阙。
湛然大圆镜,一悟万想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月出惊山鸟》。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九月十四日夜枕不寐起视明月清寒着人泠然有欲仙之意
注释:在九月十四日夜(农历八月十六日),诗人无法入眠,起来观看明亮的月亮,觉得它清凉寒冷,触动了他心中想要成仙的愿望。
译文:在那个秋天的夜晚,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直到看到明亮的月光才睡去。
笋冠枕清泠,胡床坐空阔。
注释:用竹席当枕头,感到清冷;躺在胡床上,四周空旷无物。
译文:诗人用竹席当枕头,感到非常清爽;他躺在一个宽大的胡床上,四周空旷,没有遮挡。
鲜飙飞早霜,活水漾明月。
注释:清晨的微风带着凉爽吹拂,清澈的泉水倒映着明亮的月亮。
译文:清晨,凉风习习,带来了凉爽的感觉。清澈的泉水映照着皎洁的月亮。
神游十丈莲,仰卧恣天阅。
注释:如同在莲花中遨游,自由地享受天空的美景。
译文:诗人仿佛置身于一朵巨大的莲花之中,任由自己尽情欣赏天空的美景。
挽取河东流,黑我头上雪。
注释:伸手将银河拉下来,让我的头上覆盖了一层白雪。
译文:诗人试图将银河拽到自己的头上,让头顶覆盖上厚厚的积雪。
泥丸吐神光,陟降在金阙。
注释:如泥土一般的小球散发出神圣的光芒,可以上下穿越于天宫。
译文:诗人感觉自己就像一颗散发着神圣光芒的泥丸,可以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天宫之间。
湛然大圆镜,一悟万想灭。
注释: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一样清澈,一旦领悟到其中的真理,所有的杂念都会消失。
译文:如同一面巨大而明亮的镜子,诗人一旦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所有的杂念都将消散。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观察月亮和星空的变化,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