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倒桑折枝,山外花门过。
牛亡主不归,妇去蚕未卧。
在者哭空村,吞声谁敢大。
盲晖隐空崖,惊尘飞暗堁。
川逝痛陵迁,春深悲国破。
可惜此良宵,月轮升紫磨。

【注释】:

过字韵诗辱诸友联和方营度枯鄙以酬厚意偶报北兵自瓯闽回驱男女牛羊万计入蛟湖深畯出独山屯尚义由童公岭以北三日夜不休闻之惊心遂成阁笔是月十四夜对月感涕遂即前韵以纪时事奉呈诸友

麦倒桑折枝,山外花门过。

牛亡主不归,妇去蚕未卧。

在者哭空村,吞声谁敢大。

盲晖隐空崖,惊尘飞暗堁

川逝痛陵迁,春深悲国破。

可惜此良宵,月轮升紫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凄凉悲惨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麦倒桑折枝”,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国家的衰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接下来四句分别描述了战乱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破坏。牛被杀,主人不能归来,妇女们离开了家,孩子们只能在空旷的村庄里哭泣。这些诗句都以“人”为中心,表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

最后六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战争的影响。春天来临的时候,大地已经荒芜,人们生活在悲伤中,而明月却依然高悬天空,照亮了大地。这里的“春深悲国破”与前面描述的战争带来的破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