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写清音,青山发令姿。
左右惟所取,囊箧恒相随。
君游且有日,欲访燕赵奇。
此行犹在眼,已作久别思。
君如生马驹,腾踏不可羁。
王良施辔勒,往献白玉墀。
胸中二三策,和扁为国医。
南士方世用,砭针贵适宜。
腰间黄金印,季子何必归。
丈夫轻四海,吾老不可期。
何以为君赠,梅花千里枝。
何以为我报,千首纪行诗。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赏析时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等角度进行。

【答案】

第一句“流水写清音”:比喻陈用之像流水一样清澈透明,声调悦耳动听。

第二句“青山发令姿”:比喻陈用之像青山一样高大威武。

第三句“囊箧恒相随”:形容自己与陈用之形影不离。

第四句“君游且有日”:暗示陈用之远行,我也会跟随而去。

第五句“欲访燕赵奇”:暗示我也有志于游历燕赵地区。

第六句“此行犹在眼”:暗喻自己对此次远游的期待之情。“此行”,指此次与友人远游之事;“犹在眼”,即“仍在眼前”,表示对此事的期待和关切。

第七句“已作久别思”:暗示自己对此次远游的担忧和思念。“久别”,即长久分别;“思”,即思念。

第八句“君如生马驹”:以比喻的方式赞美陈用之英武不凡。“驹”,小马儿。“生”,出生的;“如”,好像;“生马驹”,比喻陈用之年轻有活力。

第九句“腾踏不可羁”:赞美陈用之英武不凡,不可羁绊。“羁”,约束;“腾踏”,跳跃;“不可羁”,不可束缚,不可限制。

第十句“王良施辔勒”:比喻陈用之才华横溢,不可限制。“王良”,春秋时期的驾车高手;“辔勒”,驾驭马匹的缰绳。“施辔勒”,意思是施展才能或本领。“王良施辔勒”,比喻陈用之才华横溢,不可限制。

第十一句“往献白玉墀”:赞扬陈用之品德高尚,可敬可佩。“献”,赠送;“白玉墀”,台阶上铺设的白玉砖石。“白玉墀”,象征高贵的品质。

第十二句“胸中二三策”:称赞陈用之胸怀壮志,抱负远大。“胸中”,内心;“二三策”,指胸中的谋略或计划;“二三策”,意味着胸中有许多计策。“二三策”,意味着胸中有宏伟蓝图。

第十三句“和扁为国医”:赞颂陈用之有治国之才,可以为国为民造福。“扁”,人名;“和扁”,即和谐,和睦;“和扁为国医”,意谓和谐相处,为国为民造福。

第十四句“南士方世用,砭针贵适宜”:赞颂陈用之有治理国家才能,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南士”,指南方的士子;“世用”,指世间有用之人;“砭针”,治病工具;“贵适宜”,重视适度。“南士方世用,砭针贵适宜”,意谓南方士子正逢盛世,能治世济民。

第十五句“腰间黄金印”:赞颂陈用之官运亨通,地位高升。“黄金印”,古代官员的标志;“腰间”,指佩戴在腰间;“黄金印”,指官职显赫,身份尊贵。

第十六句“季子何必归”:表明自己不会因为陈用之的升迁而离开他,愿意和他共度时光。“季子”,人名;“何必归”,意为何必回去;“季子何必归”,意谓你不必回故乡,我也不会离你而去。

第十七句“丈夫轻四海”:表明自己不会因世俗眼光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丈夫”,指有志之士;“轻四海”,意为轻视世俗眼光;“轻四海”,意谓你不必担心世俗眼光,我可以和你共度时光。

第十八句“吾老不可期”:表明自己年岁已高,不能和陈用之同行了。“老”,年老;“不可期”,意为无法实现;“吾老不可期”,意谓我年老,无法和你一起远游了。

第十九句“何以为君赠”:表达了陈用之对自己远行的祝福和期望。“何为”,为何;“君赠”,指陈用之送给自己的礼物;“何以为君赠”,意谓为什么你要送给我礼物呢?

第二十句“梅花千里枝”:以梅花来表达诗人对陈用之的祝愿。“梅花”,“梅”与“离”谐音;“梅花千里枝”,寓意陈用之远行途中会一帆风顺,平安吉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