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如圭璋,自然廉隅。
一日无耻,不可以居。
上帝降衷,毁败是虞。
迁史作传,爰首饿夫。
【注释】
圭璋:比喻人。士如圭璋,意思是说有才能的人应该象玉一样纯洁。自然廉隅:言其本性纯朴方正。
一日无耻,不可以居:如果一天没有廉洁的操守,就不可以居住。
上帝降衷,毁败是虞:上天降下公正之心,毁灭败亡就在眼前了。
迁史作传,爰首饿夫:史书记载,都是那些首鼠两端、贪得无厌之徒,饿死的农夫在道上行走。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和讽刺当时社会腐败堕落现象的诗。《诗经》中多有反映社会黑暗现实的诗篇,但这首小雅《伯夷》却是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用比兴手法写成的讽刺诗。
此诗开篇点明主题:“士如圭璋”,即有才能的人都像玉一样纯洁。接着指出:如果一个人没有廉洁的操守,那就不能长久地生活下去。这里用“如”字作起兴,表明了作者对高尚人格和廉洁作风的推崇。接下来诗人发出感慨:“一日无耻,不可以居”,这是全诗的中心思想所在。诗人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是决定他能否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廉洁操守的人,才有资格立足于世,否则,即使一时得势也不会长久。这一思想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论语·里仁》)的思想。
下面诗人进一步发挥议论:“上帝降衷,毁败是虞”,这是说上天要降下公正之心,毁灭败亡就要到来了。这里的“上帝降衷”是指上天对人的考验,而“毁败是虞”则是说一旦失去正义之心,就会招致灭亡。这一部分是全诗的议论部分,它揭示了造成当时社会黑暗的根本原因。
最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慨:“迁史作传,爰首饿夫”,“迁史”指史书,“爰首饿夫”指那些首鼠两端、贪得无厌之徒。诗人用“爰首饿夫”来指称那些不劳而获、贪婪无耻的人,并把他们与“首鼠两端”联系起来,说明这些人都是些贪得无厌之辈,他们的行为正是导致自己饿死的原因。这两句是对前两句议论的具体化和深化。诗人通过对比,把抽象的道德观念具体化为生动的形象,从而有力地鞭挞了那些不择手段以谋取私利的无耻之徒。这一部分是全诗的抒情部分,也是全诗的总结部分。它既是对全诗主旨的概括,又是对全诗内容的总结。
这首诗采用比兴手法,以古讽今,借古喻今,既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黑暗现象的愤慨,又表达了对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