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裘真可老,飘寓失初心。
去去家山远,行行泽国深。
光阴三翼过,情绪二毛侵。
何日干戈定,鸥盟得再寻。

【注释】

菟裘:菟裘草,可食。这里比喻隐逸的生活。 飘寓:流离失所的旅人。 家山:家乡、故乡。 泽国:大湖。 三翼:三个月的时间。 二毛:指两鬓头发白。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鸥盟:指归隐山林。 得再寻:能再次寻找到。

【赏析】

《携家避地》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收,全篇由近及远,层层深入,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首联“菟裘真可老,飘寓失初心。”意思是说:在隐居生活里,可以过上悠闲自在的日子,可是一旦国家动荡不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自己就失去了当初的志向,不能像菟裘一样安逸地度过余生。

颔联“去去家山远,行行泽国深。”意思是说:虽然远离了故土,但家乡的山水依然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心中。而自己就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鸟,四处漂泊,无法安身。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颈联“光阴三翼过,情绪二毛侵。”意思是说: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像一只被风吹拂的秋叶一样,飘摇不定,无法安定;而自己的心境也如同两鬓斑白的头发一样,充满了忧伤和无奈。这两句既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又反映了他对未来充满忧虑的心情。

尾联“何日干戈定,鸥盟得再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争呢?何时才能再次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生活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忧虑。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