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节冰天十五霜,归来飞语又炎方。
正欣射雁还幽窖,旋复飞鸢堕瘴乡。
位不当材仅喉舌,寿难酬德遽膏肓。
八龙共侈荀门庆,虽厄龙蛇殆不亡。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守节冰天十五霜:描述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季节(冰天),天空中飘落着十五层霜。这里的“守节”象征着坚持原则,不屈不挠。
- 归来飞语又炎方:归来之后,又听到了远方传来的飞语(消息、传闻)。这里的“炎方”可能指的是一个炎热的地方,或者是比喻某个热点或焦点区域。
- 正欣射雁还幽窖:正在高兴地射下飞雁,并带回了幽暗的窖穴(藏身之所)。这里的“射雁”可能是指打猎,而“幽窖”则暗示了隐秘的安全之地。
- 旋复飞鸢堕瘴乡:突然之间,一只飞翔的鸢坠落在瘴疠之地(疾病和瘟疫频发的地方)。这里的“瘴乡”指的是一个充满瘴气的不宜居之地。
- 位不当材仅喉舌:虽然位置并不匹配(职位与才能不相符),但仅仅作为传达信息的喉舌(工具)。这里的“喉舌”比喻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不是有实际决策权的人。
- 寿难酬德遽膏肓:寿命难以回报德行(功德),如同病入膏肓(形容病重难以治愈)一样。这里的“膏肓”是比喻,表示德行已经深入骨髓,难以弥补。
- 八龙共侈荀门庆:八条龙一起庆祝荀门(荀氏家族,以节俭著称)的喜庆之事。这里的“八龙”指的是许多龙,象征众多的人或事物,而“侈荀门庆”则表示盛大的庆祝活动。
- 虽厄龙蛇殆不亡:即便处于困境(如被贬谪或遭遇困难),也几乎不会灭亡(失败)。这里的“厄龙蛇”指的是遇到困难或险境,而“殆不亡”则是表示几乎不会失败。
此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坚守原则、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