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士就学,商贩工居肆。
蜀邦生齿繁,衣食良艰匮。
三时急耕播,寸壤无遗弃。
兹焉俾暇逸,所以慰勤瘁。
上赖天子心,慎重坤维寄。
既择迩臣德,来秉诸侯瑞。
且命太史贤,出揽清澄辔。
第务广教育,孜孜布仁惠。
匪图极聚敛,规规奉邦计。
和气斯涵濡,群生皆茂遂。
乃跻富寿域,共乐升平治。
不才备属僚,罔补公家利。
荫宇幸焉依,雅声惭善继。
愿比召南篇,永歌棠蔽芾。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分别如下:
原诗:
农耕士就学,商贩工居肆。
蜀邦生齿繁,衣食良艰匮。
三时急耕播,寸壤无遗弃。
兹焉俾暇逸,所以慰勤瘁。
上赖天子心,慎重坤维寄。
既择迩臣德,来秉诸侯瑞。
且命太史贤,出揽清澄辔。
第务广教育,孜孜布仁惠。
匪图极聚敛,规规奉邦计。
和气斯涵濡,群生皆茂遂。
乃跻富寿域,共乐升平治。
不才备属僚,罔补公家利。
荫宇幸焉依,雅声惭善继。
愿比召南篇,永歌棠蔽芾。
译文:
农耕士在田间学习,商人在店铺里工作。
蜀地人口众多,衣食都十分困难。
一年要耕种三次,一寸土地也不丢弃。
这样他们才有空闲休息,以此来安慰辛勤劳作的农民。
这是上靠皇上的用心,慎重对待国家的重任寄托在他身上。
既然选择了近臣的德行,来执掌诸侯的荣耀。
而且命令史官有贤能,出来掌握清正廉洁的缰绳。
只是致力于扩大教育的普及,孜孜不倦地传播仁惠。
不是为了谋求极度的聚敛,而是规规矩矩地为国计民生服务。
和睦的气氛自然滋润万物,使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后登上富足长寿的境界,共同享受太平盛世的美好。
我才能平庸,只是一个属员,无法为朝廷增添利益。
但幸好能够依靠庇荫,就像茂盛的棠树遮蔽阳光一样。
希望可以像《召南》那样,永远唱颂棠树茂盛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