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人间蒙润泽,数泓云底贮清泠。
功将名并山无泐,道与人尊地转灵。
晓殿千家供香火,旱天万里入风霆。
谁知别有醍醐味,行路憧憧半未醒。
【注释】
灵鳗庙:在今四川彭山。三首:即三诗。
亘古:自古。
云底:指云中。
清泠:清冷的泉水或水声。
功将名并:功绩和名声并重。
道与人尊:道教尊崇。地转灵:地上有灵气。
晓殿:早晨的殿堂。
旱天:干涸的田地或天空干旱。
醍醐味:美味的乳酪。
行路憧憧:行人络绎不绝。
【赏析】
《题灵鳗庙三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四川彭山县灵鳗庙时所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写景见长,全篇描绘了灵鳗庙的壮丽与神奇。首联“亘古人间蒙润泽,数泓云底贮清泠。”写出了灵鳗庙历史悠久,为人们所推崇。“亘古”二字,点出灵鳗庙的悠久历史。“数泓”表明其水源丰富,“云底”则形容其水质清澈透明。颔联“功将名并山无泐,道与人尊地转灵。”指出灵鳗庙因功德而名满天下,且地位尊崇。“功”指功德,“名并山无泐”意谓灵鳗庙的功德如山岳般坚实,永不磨灭;“道与人尊”则是说灵鳗庙的道教信仰深入人心,地位崇高。颈联“晓殿千家供香火,旱天万里入风霆。”描述了灵鳗庙清晨时分的繁华景象,以及它在旱灾时的作用。“晓殿”指的是早晨时分的殿堂,“供香火”表示人们在此祈福祭祀;“旱天”则指干旱的天气,而“入风霆”则形象地表达了灵鳗庙的祈祷之声能够驱散风霆,带来雨水。尾联“谁知别有醍醐味,行路憧憧半未醒。”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灵鳗庙的真实感受——尽管许多人前来朝拜求福,但很多人对此仍感到迷惑不解。这既体现了人们对于灵鳗庙深厚的信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现象的复杂看法。
整首诗通过对灵鳗庙的自然景观、历史地位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活动进行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深厚信仰的场所。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赞美与疑惑,深刻地揭示了宗教信仰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引发读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