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移宝所出埃尘,无限金光欲照人。
斤斧不惊龙象伏,栋梁特地水云新。
千峰坐断人间路,一榻分来月里身。
更看须弥师子座,未饶摩诘妙通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所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1句:别移宝所出埃尘,无限金光欲照人。
- 释义:将珍宝迁移出来,远离了尘土。
- 译文:将珍贵的宝物从尘世中取出,让它远离尘埃。
- 注释:“宝所”指代珍贵的宝物。“埃尘”指世俗的纷扰和尘埃。“金光”比喻宝物的珍贵。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宝物的珍视以及对于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通过“移宝”、“出尘”这样的字眼,展现了诗人追求纯净和高雅境界的决心。
第2句:斤斧不惊龙象伏,栋梁特地水云新。
- 释义:斧斤之声不惊扰龙象,建筑之材特别有如水云般清新。
- 译文:即使使用斧子的声音也不会惊动龙和大象,建筑材料特别清新有如水和云一般。
- 注释:“斤斧”指斧头、锤击声等工具。“龙象”指传说中的神兽龙和大象。“栋梁”指房屋的横梁和柱子。“水云”比喻新颖的材料。
- 赏析:这句诗以自然景观比喻建筑材料,强调建筑之美不仅在于其外观的宏伟,更在于其内在的质感和新鲜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建筑艺术美的追求。
第3句:千峰坐断人间路,一榻分来月里身。
- 释义:千座山峰如同坐在地面上断开了通往人间的道路,一座小榻仿佛是从月亮中分离出来的。
- 译文:无数的山峰就像是坐在地上被切断了通向人间的道路,一座小榻仿佛是从月亮中分开出来的。
- 注释:“千峰”指许多山峰。“坐断”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雄伟。“一榻”指小榻。“分来”意味着从天而降或从无到有。
- 赏析: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的壮观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第4句:更看须弥师子座,未饶摩诘妙通神。
- 释义:更要看须弥山上的狮子座,摩诘大师的智慧已经达到了通神的境界。
- 译文:还要看看须弥山上的狮子座,摩诘大师的智慧已经到达了通神的境界。
- 注释:“须弥”是佛教中的山名,象征着坚固和永恒。“师子座”指狮子座。“摩诘”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字。“妙通神”表示智慧达到极高的地步。
- 赏析:这句诗以神话传说为背景,赞扬了诗人的智慧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宗教和哲学领域的尊重和敬仰。
李洞的《题翠岩丈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