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匠犹来巧运斤,清光那复隔纤尘。
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
坐见乾坤入肝胆,陡惊草木亦精神。
应怜赤水寻珠客,白日茫茫尚问津。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首句:“郢匠犹来巧运斤,清光那复隔纤尘。”
- 注释:郢地的工匠(匠)还能来到这里巧妙地挥舞斧头。清澈的光芒(清光)不再被纤尘所阻隔。
- 赏析:这句诗用“巧运斤”象征技艺高超,能够精准地操作。同时,通过“清光”和“纤尘”的对比,强调了明月的纯净无暇,以及月光穿透薄云的能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 次句:“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
- 注释:在九月的秋天里,天空万里如同云朵之上的道路,而当夜深时分,山顶上的人如星辰般闪烁。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夜空景象,通过“云头路”和“千峰顶”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想象力。
- 第三句:“坐见乾坤入肝胆,陡惊草木亦精神。”
- 注释:坐在窗前,就能看到天地之间的广阔与深邃,这让人的心胸也随之变得宽广和豁达;突然之间,连花草树木都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震撼和敬畏,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第四句:“应怜赤水寻珠客,白日茫茫尚问津。”
- 注释:那些像寻找珍珠一样在赤水边辛苦劳作的人应该感到同情。尽管太阳已经落山,但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还有人需要帮助和指引。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勤劳人民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认同。通过对不同人群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