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几万家,舟楫江湖上。
罾罗竭鱼鳖,旁餍口腹养。
可怜长者子,于此事脱放。
藻荇被清流,春风不惊浪。
直钩亦何心,明珠岂所望。
落日倚朱栏,无言独惆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如“解释全诗的大意”、“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赏析精彩句段”等。考生应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解释全诗的大意,然后浏览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容。最后结合诗歌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意思。

【答案】

译文:南方有几万户人家,在江湖上乘船往来。渔网捕尽鱼鳖,满足口腹之欲。可怜那些老长者的儿子,却对这事情毫不在意。

藻荇布满清澈的江流,春风吹拂着波浪不惊。他像直钩那样垂钓,又何必用明珠来引诱?夕阳西下,独自倚靠在栏杆旁,心中惆怅不已。

注释:南州:指南方某州。万:多。楫:划桨。罾罗:渔具。竭:尽。口腹养:指饱食终日。脱放:不受拘束。藻荇:水中植物,这里指水草。清流:指江水。长者子:老长者的儿子。脱放:不受拘束。事:指生活琐事。何心:有何心思。明珠:喻指高官厚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贬为岳州司马时所作的一首《题岳阳楼》。此诗以放生池为题,写一老翁垂钓的故事,寓意颇深,表达了诗人自己不受权贵束缚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志趣。

首联描写了一幅宁静的洞庭湖图景。“舟楫江湖上”,点明地点;“南州几万家”,点明空间。两句连读,描绘出一幅洞庭湖上的渔民生活图景:他们驾小舟,往来于江湖间,捕鱼捞虾,过着平静的生活。“罾罗竭鱼鳖”一句,说明他们捕鱼的方法很简陋、原始。

颔联写老翁垂钓的情景。“旁餍口腹养”,意思是说,这些老翁们虽然不富裕,但也能填饱肚子。“长者子”一词,既写出了老翁们的年岁已高;也表明他们虽受世俗礼法约束,但仍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脱放”二字,更是将他们那种不为世俗所拘的傲然神态跃然纸上。颈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历史之典,进一步强调老翁们不受世俗束缚的洒脱情怀。“藻荇被清流”,意思是说,水草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里的“清流”,不仅是指眼前的江水,更是指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春风不惊浪”,则暗示了他们心境的宁静。颈联中,“藻荇”“清流”“风浪”“直钩”“明珠”等意象,都表现出诗人追求自然、超然物外的情怀。

尾联写老翁们在落日余晖中倚栏远眺,感慨良多。“落日”,既是眼前实景,又是人生暮年的隐喻。“朱栏”二字,既形容栏杆的颜色,也暗示老翁们的年华已逝。“无言独惆怅”,则是老翁们内心的真实写照。至此,诗人的主旨已经凸显出来:诗人希望人们能摆脱官场的束缚,过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

全诗语言平淡无奇,意境清新自然,耐人咀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