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崭岩几百尺,仙人一去无消息。
临云时复倚栏干,独看千峰万峰碧。
昨夜长须城里回,报道湖上秋风来。
醉园雨过月台冷,篱根白菊看看开。
却杖青藜趁流水,目送征鸿下山觜。
蓬船答浪绕丛芦,咫尺烟汀几万里。
忽见江头江月白,纷纷笑语城东陌。
一尊此酒一枰棋,未到懒堂犹是客。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律。首联交代了诗人游览天童山时所见之景,颔联写诗人独自欣赏千峰碧色,颈联写诗人在城里归来之后,又听到湖上秋风送来阵阵萧瑟的秋意,尾联写诗人在篱根观赏到白菊盛开。最后二句以江头江月为题,写诗人在酒中看到江头明月,又看到城东陌上的人们纷纷笑语,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全诗结构清晰,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写人,中间两联互文见义,“长须城里回”,是说诗人昨夜从城里回来之后,又回到湖上来;“报道湖上秋风来”,是说诗人昨夜回到湖上来的时候,听到了湖上传来秋风的消息。

【答案】

译文:

天童山上的太白岩有几百尺高,仙人早已不在这里了。

站在云间,不时倚靠在栏杆上,看着千峰万峰的碧色。

昨天傍晚,长须城的人们又回来了,他们报告着湖上秋风的到来。

醉园雨过月台也冷清了,篱笆旁的白菊花开得旺盛。

拄着拐杖,踏着青藜,顺着流水走去,目送征鸿飞下山去。

蓬舟荡漾在湖上,围绕着丛芦荡漾;咫尺之间烟波浩渺,却仿佛隔着几万里远。

忽然看见江头上明月升起,城东陌上的人们欢声笑语。

一尊美酒一局下棋,还没有到懒堂就已是客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游山观水之作,写景抒情皆佳妙无比。诗起于天童山,止于醉园,一气呵成。诗中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面,如诗中所说:“太白崭岩几百尺,仙人一去无消息”“临云时复倚栏干,独看千峰万峰碧”。太白岩耸立在天童山巅,高达几百尺,山顶云雾环绕,景色十分壮观。诗人登上山巅,俯瞰四周,只见山峰连绵不断,苍翠欲滴,令人心旷神怡。他独自一人站在高处欣赏着千峰万峰的碧色,陶醉在这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

诗的第二联写到诗人在城里归来之后,又听到湖上秋风送来阵阵萧瑟的秋意。诗人听到秋风的消息后,不禁想起昨晚长须城的人们在湖上来的时候,向他报告湖上秋风的消息。诗人听到秋风的消息后,不禁感叹道:“昨夜长须城里回,报道湖上秋风来。”这两句诗将诗人听到秋风的消息这一事件与他在城里听到湖上来的消息这一事件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因果关系。

第三联写道:“醉园雨过月台冷,篱根白菊看看开。”醉园雨过月台也冷清了,篱笆旁的白菊花开得旺盛。诗人来到醉园,只见园内雨过天晴,月台显得格外冷清。诗人漫步在园内,看到了篱笆旁的白菊花开得繁茂茂盛,不禁感到欣喜不已。这一联将醉园的景象与诗人的感受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第四联写道:“却杖青藜趁流水,目送征鸿下山觜。”拄着拐杖,踏着青藜,顺着流水走去,目送征鸿飞下山去。诗人拄着拐杖,沿着溪流前行,看着征鸿飞下山去的情景。诗人看到大雁在空中翱翔,不禁感叹道:“蓬舟答浪绕丛芦,咫尺烟汀几万里。”蓬舟在波浪中穿梭,绕过丛芦地,距离江岸只有咫尺之遥,但江面上烟雾弥漫,仿佛隔着几万里。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所见所闻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两联是诗人在篱根观赏到白菊盛开的情景。他拄着拐杖,踏着青藜,顺着溪流前行,来到了篱根。他看到篱根旁的白菊盛开,不禁感到欣喜不已。他驻足观赏了一会儿,便继续前行。这一联将诗人在篱根观赏到白菊盛开的情景与自己的感受联系了起来。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和自己的所感所想的表达,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