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双鬓银,矍铄不惮勤。
背曲行步迟,徐徐溪水滨。
群儿喧南山,踏起南山尘。
翁跣负薪回,换得一壶春。
樵叟
苍苍双鬓银,矍铄不惮勤。
背曲行步迟,徐徐溪水滨。
群儿喧南山,踏起南山尘。
翁跣负薪回,换得一壶春。
注释:
- 苍苍:指山的颜色。
- 双鬓:指的是老人的两鬓,泛指老年。
- 银:这里用来形容白发如银色一般。
- 矍铄:形容人精神饱满,健康有力的样子。
- 不惮:不怕,意为不畏艰辛。
- 背曲:背部弯曲,形象地描述年迈者背弯的情况。
- 行步迟:行走缓慢,步履蹒跚。
- 溪水:清澈的小溪水。
- 群儿:一群孩子。
- 喧:声音大而嘈杂。
- 南山:山名,此处指代山中的树木或山林。
- 尘:尘土,这里指被踩踏后扬起的尘土。
- 跣:赤脚,这里指赤裸的脚。
- 负薪:背负柴火回家。
- 一壶春:指一壶美酒,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迈的樵夫劳作归来的场景。首句”苍苍双鬓银,矍铄不惮勤”,通过描述老人的白发和精力充沛的状态,展现出他的勤劳和坚韧。次句”背曲行步迟,徐徐溪水滨”,则具体描绘了老人走路时背部弯曲,步伐缓慢,却在溪边缓缓行走的情景,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接下来的三、四句”群儿喧南山,踏起南山尘”,通过孩子们喧闹的声音,以及他们踩碎的泥土,进一步衬托出老人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状态。最后两句”翁跣负薪回,换得一壶春”,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老人辛勤劳作的成果,即换来了一壶好酒,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节奏的语言,生动展现了一位老樵夫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和他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