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鸳鹭正充庭,何事抽簪喜退耕。
百步穿杨防偶蹶,一卮赏画保先成。
獭皮冠小随时用,猪鼻车低取意行。
官柳野梅春意动,莫教诗酒负平生。
幽居书怀六首
清时鸳鹭正充庭,何事抽簪喜退耕。
百步穿杨防偶蹶,一卮赏画保先成。
獭皮冠小随时用,猪鼻车低取意行。
官柳野梅春意动,莫教诗酒负平生。
注释:
- 清时:清明之时,指朝廷清明的时期。
- 鸳鹭:鸳鸯和鹭鸶,都是水鸟,在这里泛指朝廷中的官员。
- 抽簪:拔下帽子上的簪子。古代官员上朝时会戴帽子,簪子是用来固定帽子的。抽簪表示辞官。
- 穿杨:射箭技巧。百步穿杨,形容射箭技艺高超。这里比喻诗人有很高的文采。
- 防偶蹶:防止意外受伤。偶蹶,偶然跌倒。
- 一卮赏画:给画中人斟酒。卮,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 獭皮冠:用獭皮制成的帽子。小,形容词,用于修饰“獭皮冠”。
- 猪鼻车:古代的一种轻便的车,形状像猪鼻子。低,形容词,用于修饰“猪鼻车”。
- 官柳:官府种植的柳树。野梅:野生的梅花。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朝廷任职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朝廷清明、官员们忙碌工作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清时鸳鹭正充庭”,描绘了朝廷清明的景象,鸳鹭是指鸳鸯和鹭鸶,都是水鸟,在这里泛指朝廷中的官员。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赞美和对官员的尊敬。
第二句“何事抽簪喜退耕”,表达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抽簪是指拔出簪子,表示辞去官职。退耕是指放弃耕作,回归田园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百步穿杨防偶蹶”,赞扬了作者的高超射箭技艺。穿杨是指射箭技术高超,能够百步射中杨柳树的叶子。防偶蹶是指防止意外受伤,暗示作者有很高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自豪。
第四句“一卮赏画保先成”,赞扬了作者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赏画是指欣赏画作,保先成则意味着能够提前完成创作。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才能的自信。
最后两句“獭皮冠小随时用,猪鼻车低取意行”,描述了作者随和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审美观念。獭皮冠指的是用獭皮制成的帽子,小则表示帽子的大小适合自己,随时用则意味着这种帽子可以随时使用。猪鼻车则是形状像猪鼻子的车,低则表示车低矮,取意行则意味着这种车符合自己的心意。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追求个性化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朝廷和官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才华和能力的自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