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痈疽与瘠环,柴门虽设自常关。
木鸡养就都无累,刍狗陈来分合闲。
聊复读书牛背上,谁能横槊马蹄闲。
子亭结筑临溪面,瓢饮新来待学颜。

这首诗是杜甫的《幽居书怀六首》中的第六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不识痈疽与瘠环,柴门虽设自常关。
译文:我不认识痈疽和瘦环,虽然门已经设了,但总是关闭着。
注释:痈疽和瘦环都是病名,痈是发于体表的疾病,疽为深部之患,两者均为难医之疾,这里借指疾病。痈疽与瘠环,即比喻病痛。

木鸡养就都无累,刍狗陈来分合闲。
译文:木雕的鸡被养得已经没有劳累感,陈放已久的草狗也显得轻松自在。
注释:木鸡、草狗都是用来比喻清高脱俗之人。木鸡养就,指修养身心,不沾染世俗之事;草狗陈来,指任凭风吹浪涌,不为所动,逍遥自在。

聊复读书牛背上,谁能横槊马蹄闲。
译文:我姑且在牛背上读书,谁能在马背上挥舞长矛呢?
注释:聊复,姑且。牛背,指耕牛的背部,这里借指牛。牛背上读书,指勤奋好学,不放弃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横槊,指手持长矛。马蹄闲,指骑马驰骋。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子亭结筑临溪面,瓢饮新来待学颜。
译文:我在山间建造了小亭子,准备在这里读书作诗,过着清贫的生活。
注释:子亭,指山间建造的小亭子。结筑,建造。临溪面,指面向溪流的山间小亭子。瓢饮,指用瓢取水饮用。新来,指刚刚建立起来的。待学颜,指等待成为颜回那样的贤人。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以德行闻名,这里比喻自己的高尚品德。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态,表达了自己对于清贫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