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床学子厌如云,卷席归栖震泽滨。
识了大千俱是幻,理穷馀二即非真。
已辞白社拘方侣,更笑红楼应制人。
弟子安心安已竟,不知若个是迷津。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与友人的聚会中,看到朋友对世事的看法与自己不同而作的。
首句“折床学子厌如云”,意为:那些曾经满心欢喜学习、生活的人,如今都厌倦了。这里的“学子”指的是那些曾经为了追求知识、理想而努力学习的人,他们原本满怀激情和期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但现在却感到厌倦了,如同天上的云彩一样飘忽不定。这里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学子们的心情形象地描绘出来。
次句“卷席归栖震泽滨”,意为:他们纷纷卷起书卷,收拾行囊,回到故乡的震泽岸边。这里的“卷席”指的是收拾行囊,准备离开的意思;而“震泽滨”则指的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境内。这里描绘了学子们因为厌倦了求学生活,所以选择了回到故乡的震泽岸边,过上平静的生活。
第三句“识了大千俱是幻,理穷馀二即非真”,意为:他们已经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虚幻的,只有道理和知识才是真实的。这里的“识了大千”指的是他们已经认识到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而“理穷馀二”则是指他们找到了其中的真理和道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只有知识和道理才是真实存在的。
接下来四句是对诗人与友人之间交流思想的描写:
第四句“已辞白社拘方侣”,意为:他告别了那些追求名利的朋友,去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这里的“白社”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社交圈子,成员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学问、艺术等问题;而“拘方侣”则意味着他选择了一种更符合自己志趣的生活方式,不再追求名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友情应该是建立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而不是追求名利。
第五句“更笑红楼应制人”,意为:他还笑着嘲笑那些只追求功名利禄、不重视个人修养的人。这里的“红楼”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学作品《红楼梦》,而“应制人”则是指那些只追求功名利禄、不重视个人修养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态度,他认为名利只是人生的附属品,真正重要的是个人修养和个人品德。
第六句“弟子安心安已竟”,意为:他安心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去追求外界的东西。这里的“弟子”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称呼,用来指代学生或者徒弟;而“安心”则是指内心的平和安定状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的认识,他认为内心的平和安定才是真正的幸福。
最后一句“不知若个是迷津”,意为:他不知道什么是人生的迷茫之河。这里的“迷津”则是指人生的困境或挑战,而“若个”则是指那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他认为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困境和挑战,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思想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追求。他主张人们应该摒弃名利的追求,专注于个人修养和个人品德的提升,以实现内心的平和安定。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不断探索和寻找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