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赋归来,卜筑聊自憩。
岩壑发天藏,桐竹如手蓺。
寒泉西神派,那复问水递。
割甘饷儿女,伐木课童隶。
意行及趺坐,宴然契真际。
诚从古人求,三隐真可继。
【诗句】
潜山赋归来,卜筑聊自憩。
岩壑发天藏,桐竹如手蓺。
寒泉西神派,那复问水递。
割甘饷儿女,伐木课童隶。
意行及趺坐,宴然契真际。
诚从古人求,三隐真可继。
【注释】
- 潜山赋归来:在潜山县的归隐生活开始,以“赋”为名,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居生活。
- 卜筑聊自憩:选择一块地方,暂且休息,寻找心灵的慰藉。
- 岩壑发天藏:形容山林间的岩石和洞穴如同天然的宝藏一般,蕴藏着无尽的奥秘。
- 桐竹如手蓺:像园艺师一样精心培育着梧桐树和竹子,展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 寒泉西神派:泉水清凉,仿佛来自西天的神灵,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那复问水递:不再需要询问运送食物的水送,因为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源。
- 割甘饷儿女:将甘甜的食物分给家人享用,表现出深厚的家庭情感。
- 伐木课童隶:教导孩子们学习砍柴等劳动技能,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
- 意行及趺坐:行走间,也不忘静坐在石头上沉思,寻求内心的平静。
- 宴然契真际:在自然中感受到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境界,与真实的自我相契合。
- 诚从古人求:真诚地向古代圣贤学习,以求得人生的真谛。
- 三隐真可继:认为隐居的生活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续下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对教育的执着。他不仅在山林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也在教子育孙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整首诗语言朴实,但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