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心事别,璧月到寒塘。
攲枕三竿日,横经一炷香。
尚思同燕麈,还欲对胡床。
行矣拿舟去,金钟亦自将。

《次韵答八十三外翁见招》是宋朝诗人邹浩的作品,全诗如下:

乃翁心事别,璧月到寒塘。
攲枕三竿日,横经一炷香。
尚思同燕麈,还欲对胡床。
行矣拿舟去,金钟亦自将。

我们将逐句进行翻译和解释:

  1. 乃翁心事别:“乃翁”指的是八十三外翁,也就是外祖父或岳父,这里指八十三外翁。这里的“心事别”可能指的是八十三外翁的心事已别,可能是在告别或者是有所决定。
  2. 璧月到寒塘:这里的“璧月”可能是指月亮,用来形容其明亮如玉。“寒塘”则可能是指池塘,因为寒冷的天气,所以塘水显得更加清澈。这句话可能是形容月亮的光芒洒在清澈的塘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
  3. 攲枕三竿日:欹(倾斜)枕,形容枕头歪斜的样子。三竿日,指的是太阳已经高高升起,距离中午还有一段时间。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一个人物斜倚着枕头,看着天边的太阳。
  4. 横经一炷香:横经,可能是指横放在地上的东西或者某种状态。一炷香,通常指的是点燃后的香,用来祈祷或冥想。这句话可能是描述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手中拿着点燃的香,可能是在进行冥想、祈祷或是思考。
  5. 尚思同燕麈:尚思,可能是指仍然想着某件事情。同燕麈,可能是指与燕子一起飞翔或盘旋。这句话可能是表达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或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6. 还欲对胡床:还,表示再次或继续。对胡床,胡床是一种古代的坐具,可能是椅子的一种形式。这句话可能是表达出一种对休闲或娱乐活动的渴望,或者对舒适生活的追求。
  7. 行矣拿舟去:行矣,表示可以行动起来。拿舟,可能是指拿起船桨或船只。这句话可能是表达出一种离开的意愿,也许是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或探索未知的世界。
  8. 金钟亦自将:金钟,可能是指金属制的钟,也可能是比喻为金色的钟声或美好的时光。自将,自己携带或使用。这句话可能是表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或时光的珍惜,也许是要带着这份美好的记忆或体验离开。

这首诗通过描绘八十三外翁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自然的欣赏、对于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