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额纷纷竞扫眉,此心直与古人期。
三年并席惟夫子,一笑忘言谢小儿。
江国旧编尘漠漠,帝乡新路日迟迟。
儒冠道在无通塞,莫问高门知不知。

注释:

  1. 过额纷纷竞扫眉,此心直与古人期。——形容人们争先恐后地整理仪容仪表,我内心坚定地与古人的志向相一致。
  2. 三年并席惟夫子,一笑忘言谢小儿。——三年的时间里,只有你和我同桌而坐;你的笑容使我忘记了言语,感谢你的小孩子。
  3. 江国旧编尘漠漠,帝乡新路日迟迟。——过去的国家编纂的文献,尘土蒙蒙一片;新的仕途之路,漫长而缓慢。
  4. 儒冠道在无通塞,莫问高门知不知。——即使戴着传统的文人学士的帽子,道路依然通畅无阻;不必去询问那些高贵的门第是否知道我。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和友人端夫在席上赠别樗年时所作的。诗中抒发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人生道路的自信。
    首句“过额纷纷竞扫眉”,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人们纷纷整理自己的容貌仪容。然而,作者却对此毫不在意,他的内心坚定地与古人的志向相一致,不为外界纷扰所动。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展现了作者对名利看得很淡的态度。
    次句“三年并席惟夫子”,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在共同度过的三年里,只有这位朋友和他一起同桌而坐,这份难得的友谊让作者倍感珍惜。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友情的重视,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会因为一时的分离而疏远。
    第三句“一笑忘言谢小儿”,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他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并不依赖于言语,而是在彼此的笑声中传递情感。当朋友为他带来欢笑时,他甚至忘记了言语,这表明了朋友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的性格特点,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善于用笑容来化解尴尬或紧张的气氛。
    第四句“江国旧编尘漠漠,帝乡新路日迟迟”,描绘了作者对于仕途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渴望能够像古代的文人一样,能够在江边的故土上编写文献,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现实却是新的道路漫长而缓慢,这让他感到有些无奈和失望。但尽管如此,他仍然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他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道路,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最后一句“儒冠道在无通塞,莫问高门知不知”,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它表明了作者对于名利看得很淡的态度,他认为真正的学问和道德才是最重要的,不应该过于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同时,他也鼓励人们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仕途生活以及名利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信念。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