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汉水雪边春,满眼风流见古人。
领略此心谁与尽,从容高义势难亲。
静摇庵影竹如昨,清弄池光梅欲新。
知子相忘忘未得,禅床推倒就车轮。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荆山汉水雪边春天,满眼风景都是古人留下的风流遗迹;颔联写自己领略到的古人心志与精神境界,无人能尽,只能从容地高扬其气节,但这种高洁之谊难以亲近;颈联写自己静摇庵影和清弄池光时想起的梅花,想到自己相忘知子而不得,禅床推倒就车轮;尾联说知了相忘未得,就推倒禅床就车轮,可见诗人对知子、禅心的失望之情。此诗是一首咏怀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高风亮节的仰慕和追念,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

招颍昌曾存之

①荆山汉水雪边春,满眼风流见古人: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北,汉水在今陕西汉中市北,这里借指楚地(荆山、汉水均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之地)。②满眼风流见古人:满眼所见的都是古人留下的风流遗迹。

译文:

荆山汉水雪边春天,满眼风景都是古人留下的风流遗迹。

领略到的古人心志与精神境界,无人能尽,只能从容地高扬其气节,但这种高洁之谊难以亲近。

③静摇庵影竹如昨,清弄池光梅欲新:静摇庵的影子晃动着像昨天一样,清澈的水声撩弄着池水,好像新月下初开的梅花。④知子相忘忘未得,禅床推倒就车轮:知道朋友相忘却未能忘记,禅床推倒了就车轮。

赏析:

首联写荆山汉水雪边春天,满眼风景都是古人留下的风流遗迹。“荆山汉水”,即指楚地。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北,汉水在今陕西汉中市北,这里借指楚地。“雪边春”,即指荆山汉水的春天。“雪”暗含“白”,与上句的“雪边”相对,构成一个“白”字。“雪边春”,既点出季节,又写出了景色之美。“满眼风流见古人”一句,承上启下,由景及人。诗人放眼望去,满眼尽是古人留下的风流遗迹,这些遗迹,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古人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风流”二字,既指人的风采气质,也指自然景色。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荆山汉水的景色之美,而且写出了诗人的思想之美。

颔联写自己领略到的古人心志与精神境界,无人能尽,只能从容地高扬其气节,但这种高洁之谊难以亲近。“领略此心谁与尽”一句,既承接上句“满眼风流见古人”而来,又引出下文。诗人通过“此心谁与尽”,表明了自己对古人心志与精神境界的理解和领悟。然而,这种领悟并非易事,需要一种从容的态度来面对。因此,“从容高义势难亲”一句,既承接“领略此心”而来,又引出下文“禅床推倒就车轮”。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自己能够领略到古人的高洁之谊,但这种高洁之谊却难以亲近。诗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己追求的是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而不是追求名利的权势地位。

颈联写自己静摇庵影和清弄池光时想起的梅花,想到自己相忘知子而不得,禅床推倒就车轮。“静摇庵影竹如昨”一句,承接上句“禅床推倒就车轮”,意思是说禅床已经推倒,就像竹子的影子晃动着像昨天一样,一切都恢复了原样。这里的“竹”指的是僧人修行时的禅床。“禅床推倒就车轮”,既承接上句“禅床推倒”,又暗示了自己的心境变化。诗人通过禅床推倒这一动作,表现出了内心的空虚和失落。而当诗人看到梅花时,则想到了自己曾经想要相忘而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这里的“梅”指的是梅花。梅花是一种坚韧不拔、傲骨铮铮的象征,诗人在这里用它来比喻自己的品格和追求。然而,自己却无法实现这个目标,所以诗人感到遗憾和失落。

尾联说知了相忘未得,禅床推倒就车轮,可见诗人对知子、禅心的失望之情。这首诗以咏怀为题,通过对古代圣贤高风亮节的仰慕和追念,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追求超然物外、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