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冥谁复似当时,九陌尘中偶得之。
洁己已能成玉雪,为人犹自作蓍龟。
门前车马喧喧过,室内乾坤默默知。
一语不随人事变,与君陈阔岂无期。
贯道,即贯中,北宋末年著名道士。他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捕入狱,后获释,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沈冥:深隐,隐居。
谁复似当时:谁能象他那样(指贯中)呢?
九陌尘中偶得之:在京城大街上偶然遇到(贯中)。
洁己已能成玉雪:保持清白的品格已经如同玉一样洁白晶莹。
为人犹自作蓍龟:做人还是象蓍草占卜一样灵巧、机警。
门前车马喧喧过,室内乾坤默默知:门外的车马来来往往,屋里却只有我一人静坐沉思,对外界毫不关心。
一语不随人事变:一句话也不随波逐流,随着世俗的变化而改变。
与君陈阔岂无期:与你谈天说地也并非没有可能。
【赏析】
这首诗以“贯中”为题,是作者与贯中的一次对话。贯中,北宋末年著名道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捕入狱,后获释,隐居杭州西湖孤山寺。诗人与贯中相遇,两人畅谈天下大事,从政治到哲学,从道德到艺术,无所不谈。诗中既有对贯中的赞美,也有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描写,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诗人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
第一句“沈冥谁复似当时”,诗人感叹自己再也找不到一个像贯中那样有才情的人了。“沈冥”意为隐居,“谁复”即没有人再能够,“似当时”则是指像贯中当年那样。这既是对贯中的高度称赞,也是诗人自我反思的结果。
第二句“九陌尘中偶得之”,诗人用“九陌尘中”来形容自己身处的环境。“九陌”是指京城大街,而“尘中”则是指喧嚣的都市。这句诗表面上是在说自己在繁华的都市里偶然遇到了贯中,但实际上是暗喻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能够保持高洁的品德。
第三句“洁己已能成玉雪”,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清白品质。“洁己”即保持自己的纯洁和高尚,“成玉雪”则是指像玉石一样洁白晶莹。这句诗不仅赞美了贯中的品德,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第四句“为人犹自作蓍龟”,诗人继续赞美贯中的机智和敏捷。“蓍龟”是一种占卜的工具,象征着智慧和机敏。这句诗意在说,尽管贯中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他仍然保持着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诗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因此诗人对此表示深深的敬佩。
第五句“门前车马喧喧过,室内乾坤默默知”,诗人描绘了自己与贯中的交往环境。“门前车马喧喧过”指的是贯中经常有人来访,而“室内乾坤默默知”则是指自己独自一人在室内思考问题,不受外界干扰。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贯中的人气和影响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专注。
第六句“一语不随人事变”,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一言”在这里代指自己的言论或观点,“不随人事变”则是指不会随着时局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句诗表明诗人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立场,不受他人的影响和左右。
最后一句“与君陈阔岂无期”,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陈阔”意为展开话题或谈论,“无期”则是指没有确定的期限。这句诗意在说,尽管现在与贯中的谈话已经结束,但他们之间的友谊还远未结束,未来还有可能继续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