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卷文无表示,於菟曳尾不求怜。
昂藏岂是维摩诘,终日相从也默然。

【注释】:

谢仁老寄所画李长者出山相五首:唐代诗人杜甫曾写过一篇《李潮八分小篆歌》,对当时著名书法家李潮的书法技艺作了赞美。杜甫在诗中说:“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张飞死。君能书道冠平生,应须草圣同临池。世无张旭复怀素,铅粉失笔谈笑是。莫见宝刀生网罗,物轻难负匡山势。老夫不才端有辞,请看吾家数种书。书贵有意不宜多,官高意别何如?”杜甫认为,真正的书法高手应该像张旭、怀素那样,以自己的真功夫和真本领来打动人们,而不应去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技巧。

贝叶卷文无表示:贝叶卷就是佛经,贝叶卷文即佛教经典。“表示”,这里用为动词,有显示、显现的意思。

於菟曳尾不求怜:于菟,指老虎;曳尾,拖着尾巴。

昂藏岂是维摩诘:昂藏,形容人威武、豪迈;维摩诘(wéi mò jié),印度和尚,姓摩诃,名末,梵文音译为维摩,意为“净行”、“妙行”。后来,“维摩诘”成为高僧、名士的代称。

终日相从也默然:终日相随,意思是说,我和你在一起,总是默默无言。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好友王郎的一封书信,信中表达了他对李潮书法艺术的赞赏,并劝勉他不要追求华丽的技巧。此诗意蕴深厚,语言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诗的前两句“贝叶卷文无表示,於菟曳尾不求怜。”是对李潮书法艺术的高度赞誉。这里的“贝叶卷文”,指的是佛教经典的文字,“无表示”,意味着这些文字无需刻意表现其意义,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於菟曳尾不求怜”,则形象地描绘了李潮书法的雄浑气势和超然脱俗的气质。

诗的第三句“昂藏岂是维摩诘”,则是对李潮人品和修养的赞美。这里的“昂藏”,形容人威武、豪迈;“岂是维摩诘”,则是说他的书法才华和品格堪比古代的高僧维摩诘。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李潮人品和书法技艺的双重赞美。

诗的第四句“终日相从也默然”则是对两人友情的描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李潮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在李潮身边时总是默默地陪伴着对方。这种友情充满了真诚和默契,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李潮书法艺术和人品的赞美,以及对两人之间友情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李潮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