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安在哉,荒凉但郊薮。
无言对斜阳,庐儿亦搔首。
唯馀旧时春,年年暗榆柳。
弃置勿复论,兴衰古来有。
注释:
三朡亭:三朤亭,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新乡市。
结构安在哉:结构还在吗?
荒凉但郊薮:只有荒凉的郊野和荒芜的薮泽。
无言对斜阳,庐儿亦搔首:我无言以对那夕阳,连小孩也感到迷茫和困惑。
唯馀旧时春,年年暗榆柳:只有过去的春天,每年都是暗淡无光的榆树和柳树。
弃置勿复论,兴衰古来有:不要谈论这些被抛弃的东西,兴衰更替自古以来就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述三朡亭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全诗以“三朡亭”为主题,通过对它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沧桑。
首句“三朡亭”,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三朡亭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第二句“结构安在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三朡亭现状的担忧。三朡亭虽然还在那里,但是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和繁荣,变得荒凉和无人问津。这一句不仅描述了三朡亭的现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哀伤。
第三句“无言对斜阳,庐儿亦搔首”,则是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困惑。他们无言以对那夕阳,甚至连小孩都感到迷茫和困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无奈和不满,以及对于未来的忧虑和期待。
最后两句“唯有旧时春,年年暗榆柳”和“弃置勿复论,兴衰古来有”,则是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他认为只有过去的春天,每年都是暗淡无光的榆树和柳树,而这些被抛弃的东西,兴衰更替自古以来就存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敬畏和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无常。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三朡亭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