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男子多儒衣,龙骧虎视惟四夔。
门前蓬藋老风雨,籍籍声名天下驰。
尔来半作古人去,亦或霜鬓甘伏雌。
独随日月上星斗,即今先生侍丹墀。
先生胸次真武库,无所不有世莫窥。
早年剖符勤抚字,晚年赐环妙论思。
朝廷远览得治本,务先长育英豪姿。
凌云大厦岂一木,要在钜细皆其宜。
先生彬彬揭模楷,仰膺帝可端为师。
鸾飞凤举遍台阁,辟雍祭酒终不移。
下帷庄坐对沉燎,诸生自耻专浮词。
斯文与天共澄霁,肃驾圣域无多岐。
他时合抱挽梁栋,论功较德谁高卑。
先生胡不长风宪,豺狼在念略狐狸。
坐令饮恨深发喜,簪缨无复藏奸欺。
先生胡不同翰墨,形容尧仁晓天涯。
鲁官典诰从此复,大哉王言非寄私。
先生胡不秉枢极,以道揆事如蓍龟。
河防民役有定论,简拔贤俊去嫌疑。

【注释】:

  1. 闽中男子多儒衣,龙骧虎视惟四夔。门前蓬藋老风雨,籍籍声名天下驰。
  2. 尔来半作古人去,亦或霜鬓甘伏雌。独随日月上星斗,即今先生侍丹墀。
  3. 先生胸次真武库,无所不有世莫窥。早年剖符勤抚字,晚年赐环妙论思。
  4. 朝廷远览得治本,务先长育英豪姿。凌云大厦岂一木,要在钜细皆其宜。
  5. 先生彬彬揭模楷,仰膺帝可端为师。鸾飞凤举遍台阁,辟雍祭酒终不移。
  6. 下帷庄坐对沉燎,诸生自耻专浮词。斯文与天共澄霁,肃驾圣域无多岐。
  7. 他时合抱挽梁栋,论功较德谁高卑。先生胡不长风宪,豺狼在念略狐狸。
  8. 坐令饮恨深发喜,簪缨无复藏奸欺。先生胡不同翰墨,形容尧仁晓天涯。
  9. 鲁官典诰从此复,大哉王言非寄私。先生胡不秉枢极,以道揆事如蓍龟。
  10. 河防民役有定论,简拔贤俊去嫌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描写了一位名叫郑的男子在仕途中的经历和贡献,通过对其经历和贡献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第一句“闽中男子多儒衣,龙骧虎视惟四夔。”描述了闽中男子普遍穿着儒衣,他们目光如龙、气势如虎,唯有四夔才能与之相配。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场景,展现了闽中的文化风貌。

第二句“门前蓬藋老风雨,籍籍声名天下驰。”则转向了郑先生的生活环境。门前的植物生长茂盛,象征着他的名声如同风雨一般遍布天下。这句话不仅描绘了郑先生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对名声的追求。

第三句“尔来半作古人去,亦或霜鬓甘伏雌。”揭示了郑先生的人生态度。他曾试图效仿古人,但最终选择了屈服于命运。这里既有对郑先生人生选择的无奈,也有对他坚韧不拔精神的肯定。

第四句“独随日月上星斗,即今先生侍丹墀。”则描绘了郑先生在朝堂上的崇高地位。他在皇帝身边侍奉,如同日月星辰般耀眼。这句话既表现了郑先生的地位尊贵,也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第五至八句进一步描绘了郑先生的事迹和贡献。他早年担任重要职务,勤勉地抚育人才;晚年获得皇帝赏赐,智慧的言论备受重视。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郑先生的成就,也表达了对皇帝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两句“他时合抱挽梁栋,论功较德谁高卑。”则是对郑先生的赞美之词。他像一棵参天大树一样,支撑起国家的繁荣;他的功绩和品德将永垂不朽。这句话既表达了对郑先生的高度赞誉,也表达了对其成就的认可。

整首诗通过对郑先生生平事迹的详细描绘,表达了对其才华、智慧、勇气和道德品质的赞扬和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郑先生与皇帝的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默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