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君家亭上碑,东望风月动闲思。
昔无卜筑如相待,今遂登临是不期。
万顷白云山缺处,一庭黄叶雨来时。
许昌应负重泉恨,当日阳春枉赋诗。
诗句:
曾见君家亭上碑,东望风月动闲思。
昔无卜筑如相待,今遂登临是不期。
万顷白云山缺处,一庭黄叶雨来时。
注解:
- “曾见” - 表示过去曾经见到或经历过某事。
- “君家” - 指某人的家中或领地。
- “亭上碑” - 在亭子上面的石碑。
- “东望” - 面向东方观看或眺望。
- “风月” - 自然景象中,风和月亮。
- “闲思” - 闲暇时的思绪或想法。
- “卜筑” - 规划并建造房屋,这里比喻为建立自己的事业或生活。
- “登临” - 登上高处。
- “不期” - 没有预料到或意外的情况。
- “白云” - 形容天空中飘浮的云朵。
- “万顷” - 广阔的面积。
- “山缺处” - 山脉中断的地方。
- “黄叶” - 秋天的树叶。
- “雨来时” - 下雨的时候。
- “许昌” - 古代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事件或地点。
- “阳春” - 春天,常用于诗词中象征美好的时光。
- “枉赋诗” - 徒劳地创作诗歌。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题彭城张氏放鹤亭》是北宋诗人贺铸的佳作。诗人通过观察和思考,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亭子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对亭子的描述,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人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中的“登临”、“不期”等词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与期待。这首诗不仅是对亭子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