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衮尘埃与愿违,可堪持酒送将归。
壮心已服驽骀老,羁思常先鸿雁飞。
十口无厌太仓粟,四邻分采故山薇。
何时偃卧柴桑里,自讼渊明昨日非。
诗句:衮衮尘埃与愿违,可堪持酒送将归。
译文:滚滚红尘与心愿相违,无奈只能手持美酒送友人归去。我已心如老驴般疲累不堪,心中思念却常飞向高远的鸿雁。家中十口人已无多的粮食,邻居们也各分着故乡的食物。我何时能像陶渊明一样隐居柴桑,不再为世俗之事所困扰,自省昨日之非?
赏析:
《临汴亭送客还马上作》是宋代诗人贺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情景描绘以及内心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悟。
首句“衮衮尘埃与愿违”以浓重的尘土意象和与心愿背道而驰的表达,开篇立意,既揭示了友人离去的必然性,又暗含了诗人自身遭遇的无奈与辛酸。接着两句“壮心已服驽骀老”,则转向了对自身状态的描写,表明诗人虽然心怀雄心壮志,但却被现实磨得疲惫不堪,如同老马一般无力再战。
中间四句则是全诗情感转折的关键所在。“羁思常先鸿雁飞”一句,通过比喻,将诗人的思绪飘向远方的鸿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远离尘嚣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十口无厌太仓粟,四邻分采故山薇”,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家庭的经济困境以及邻里互助的温情画面,反映了诗人在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结尾两句“何时偃卧柴桑里,自讼渊明昨日非”,则以回归自然的愿望作为整首诗的情感高潮,既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过往自我的一种反省和超越。这种从尘世到自然的过渡,不仅表现了诗人心灵的净化,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临汴亭送客还马上作》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与情感的艺术佳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人生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部能够启迪人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