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竹开窗小屋东,低檐却日竹通风。
长年驰骛欲何往,终日退藏于此中。
未厌睡魔常有在,若思人事即无穷。
躬耕不是悠悠计,来作苏门邻舍翁。
寄题狄丘李伟官舍东斋
树竹开窗,小屋东侧。低檐却日,竹风透凉。长年驰骛,心志所向。终日退藏,于此静享。未厌睡魔,若思人事。躬耕非逸,来作邻翁。
赏析:
《寄题狄丘李伟官舍东斋》是宋代诗人贺铸的作品,其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仕途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树竹开窗小屋东”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在窗前植有竹子的小屋内,窗外的竹林随风摇曳,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描述,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诗人通过这样的画面,展现了自己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这种境界,正是他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次句“低檐却日竹通风”,则进一步描绘了小屋的特点:“低檐”意味着屋檐较低,与地面相近;“却日”表示即使面对阳光,也能遮挡住强烈的光线,给人以阴凉舒适之感。“竹风”则暗示了小屋周围环境的幽静,仿佛与世隔绝,只有风吹过竹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这种环境无疑是诗人向往的,他在这里可以远离官场的纷扰,享受片刻的宁静。
第三句“长年驰骛欲何往”,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抱负和追求。这里的“长年”可能意味着长久以来,或者一生都在追逐某种理想的状态。而“驰骛”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不懈奋斗的状态。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满足,反而提出了一个问题:“欲何往?”这表明他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最后两句“终日退藏于此中”和“未厌睡魔常有在”,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总结。“退藏”意味着退隐、隐退,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平和、从容的生活态度。而“睡魔”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因为尽管他选择了隐居,但他的内心仍然无法平静下来。这种孤独感和对名利的渴望,使他难以真正放下心中的执念。
《寄题狄丘李伟官舍东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通过对小屋、竹林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迷茫和挣扎。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