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新榜揭门眉,夫子高情俗不知。
未仰秫粳供岁计,本于松菊有心期。
卧来不浅羲皇兴,归去何惭乡里儿。
窗破檐倾从此始,只应风月解相思。

【解析】

  1. 题渊明轩:点题,写诗的主要内容。题:题词、题咏。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轩:窗。“题渊明轩”就是写《题渊明轩》的诗。
  2. 新榜揭门眉:新科榜文公布,在门前张贴。“新榜揭门眉”是说科举考试揭晓了名次,考生们纷纷到门前来祝贺或询问。“新榜揭门眉”出自宋代欧阳修《喜谈氏新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 夫子高情:指老师高深莫测的才情。“夫子”:这里是指老师。“夫子高情”出自唐代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二》:“夫子高义轻轩冕,薄俗徒争微禄欢。”“夫子”即老师。“夫子高情”指老师的才情高尚。
  4. 未仰秫粳供岁计:没有用秫米、粳米来供给全家一年的开支。“秫粳”:两种古代粮食名称,这里泛指稻粱、小米等。“岁计”:一年的生活费用。“未仰秫粳供岁计”,意谓家境贫寒,没有用粮食来供给全家一年的开支。这句诗的意思是:家里没有使用稻粱、小米等粮食来供养全家人过上一年的生活。“未仰秫粳供岁计”出自唐代王建《宫词一百首》:“日长宫院寂无声,闲凭朱阑梦不成。莫怪内官辞拜后,五更天子未迎行。”
  5. 本于松菊有心期:本来有志于松竹菊花那样的高洁品格。“本”:本来是。“松菊”:松树、菊花。松、菊:指隐士。“心期”:心愿。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有志于像松竹菊花那样保持高洁的品格。“本于松菊有心期”出自清代袁枚《小仓山房诗集·题画梅·其一》:“不与梅李争浓艳,自甘疏淡守冰魂。从来傲骨君应识,本是松菊有心人。”
  6. 卧来不浅羲皇兴:我躺得这么舒服,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羲黄时代的盛世。“羲皇”:指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时代。“羲皇兴”:即羲黄时代的盛世。“卧来不浅羲皇兴”意思是说我躺得太舒服了,不知不觉中竟然进入到了羲黄时代的盛世。
  7. 归去何惭乡里儿:回去的时候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地方。“何”:代词,哪里;“惭”:羞愧;“乡里儿”:家乡的人。“归去何惭乡里儿”出自唐代杜甫《奉和严中丞送薛三判官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诗的意思是:回去的时候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地方。
  8. 窗破檐倾从此始:这窗户破了,屋檐倾斜了,从此以后才开始有了窗和檐。“破”:损坏。“檐倾”:指屋顶倾斜,瓦片掉落。“自此始”:从这个时候开始。这句诗的意思是:这屋子破了窗户,屋檐倾斜了。
  9. 只应风月解相思:只有那清风明月才能理解我的思念。“只应”:只是,应该。“风月”:清风明月。“解”:懂得。“相思”:思念之情。“只应风月解相思”出自唐代李白《三五七言/秋风清》: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赏析:
    前四句写新榜公布,作者没有因此沾沾自喜,因为贫穷而无法供家人享用一年的食物。第五句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抱负,他原本就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但家境贫寒无法满足自己的追求,所以只能过着平淡的生活。第六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最后两句则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他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只能默默地度过一生,但他并不后悔,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他希望自己能够实现这些目标,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整首诗歌情感真挚、细腻,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和个人的理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