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公桐江上,吕父清渭滨。出处两能事,寥寥乎若人。
拥蓑芘笠吴侬子,身偶一竿生寄水。侯庖富馔美鲥鲈,寸鬣分鳞辱刀机。
吾将一钩悬十犍,笑倚扶桑不计年。鲲鲸怀饵脱相得,坐使东南饫食鲜。

【注释】:

严公:指严光。桐江:即桐庐江,在今浙江桐庐县北。吕父:指吕尚。清渭滨:指渭水之滨。出处:出处进退,指隐与仕。能事:能干的事。寥寥乎若人:形容人很少。蓑(suō):用棕皮或麻皮等编成的船。芘(pì):通“披”,遮盖。吴侬子:吴地的渔民子弟。一竿生寄水:形容渔人之生活简朴。侯庖:贵族厨师。富馔美鲥(sī)鲈:指丰富的美味佳肴和新鲜的鲈鱼。寸鬣分鳞:指烹调精细如丝发般细腻,鱼肉片切得细薄如鳞。辱刀机:使厨师感到羞耻。吾将一钩悬十犍(qiáng):我打算用一条大鱼去换取十条小鱼。笑倚扶桑:以东晋末年名士范蠡自比。不计年:不计较时间长短。鲲鲸:比喻巨大的鱼。怀饵:吞下钓鱼的诱饵。相得:相互配合默契。饫(yù)食鲜:吃得饱饱的。东南:指南方地区。

【赏析】:

此诗为诗人隐居期间所作。诗人以渔夫自喻,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的生活理想和志向。全诗语言朴实而意境高远,是一首反映渔人生活的田园诗。

首联:“严公桐江上,吕父清渭滨。”这是诗人想象中的两位贤者所在的地方。严光是汉代著名的隐士,据说曾在桐江垂钓,不肯出仕,后来归隐富春山;吕尚则是商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谋臣,曾辅佐周武王伐纣,被封为齐国的丞相,后来辞官回家,在渭水之滨钓鱼,过着隐居的生活。这两句既表明了诗人对两位贤者的仰慕之情,也反映了他自己的生活理想。

颔联:“出处两能事,寥寥乎如人。”这里的“出”指的是出仕,“处”指的是隐居。诗人在这里表示,无论是出仕还是隐居,都是能够胜任的事情,但如今却很少有这样的人了。这两句既表明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颈联:“拥蓑芘笠吴侬子,身偶一竿生寄水。”这是诗人对渔夫生活的赞美。他描绘了渔夫们用竹筒作成的蓑衣和草编制的笠帽,以及他们用竹竿做渔船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渔夫们的生活场景。

尾联:“吾将一钩悬十犍,笑倚扶桑不计年。”这是诗人对未来的设想。他设想自己能够用一根钓竿钓到十条小鱼,并以此为乐,笑傲江湖,不计较时间的长短。这里既有对渔夫们的羡慕之情,也有对自己生活的自豪之感。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意境高远,通过描绘渔夫们的生活场景和自己的想象,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理想追求和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