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凉泻轩槛,草木带秋声。
阔水倒岚影,洗磨刀戟明。
百虫暮吟动,一鸟归思轻。
晚律骇徂景,羁怀念劳生。
去国亦已久,己年今复庚。
官仓容雀耗,世路忌蜗争。
顾我实荒浪,误抛樵与耕。
竹木微径在,奚独古人行。
【注释】
邯郸郡楼晚望:邯郸,古地名。邯郸郡,指邺城。晚望,傍晚登高望远,寄托情怀。
新凉泻轩槛:新凉,清凉的天气;泻,流泻。轩槛,窗户的横木或栏杆。
草木带秋声:草木被秋风吹动,发出声响。
洗磨刀戟明:清洗刀戟,使其光亮如新。
百虫暮吟动,一鸟归思轻:百虫,各种昆虫。暮吟,傍晚鸣叫。归思,回家的思绪。
晚律骇徂景,羁怀念劳生:晚钟声响,使时光匆匆过去;羁旅在外思念家乡。徂景,时光。劳生,辛苦的生活。
去国亦已久,己年今复庚:离开国境已经很久了,现在又过了一年。己年,指自己的年龄。
官仓容雀耗:官库存放粮食,麻雀啄食粮食。耗,损耗。
世路忌蜗争:世上的道路就像蜗牛爬行,竞争激烈。
顾我实荒浪:回头看我自己,实在是无所事事。
误抛樵与耕:错把柴火和农具扔在一边。
竹木微径在:竹林里的小路隐约可见。
奚独古人行:为什么不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一样走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后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官场的无限眷恋之情,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凉感慨。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情感真挚深沉。
第一联“新凉泻轩槛,草木带秋声”,描写了诗人站在楼上远眺所见的景色。这里的“新凉”指的是秋天刚到的时候,天气凉爽;而“泻”则形象地描绘出凉风从窗户外面吹进的情景。“轩槛”是指房屋的窗户或者门框,这里用“泻”字来形容,既表现了凉风的强劲,也暗示出了夜晚的寂静。“草木带秋声”则是说草木在秋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这一句通过写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静谧、萧瑟的氛围,也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第二联“阔水倒岚影,洗磨刀戟明”,进一步描绘了楼下的景象。“阔水”指的是宽阔的河流,“倒岚影”则是说河水映照出的山影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洗磨刀戟明”则是说这些倒影让锋利的刀剑都变得明亮起来,暗喻了时间的流逝使得一切事物都显得更加明亮、清晰。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三联“百虫暮吟动,一鸟归思轻”,转而描绘了动物们的动态。这里用“百虫”代指各种昆虫,而“暮吟动”则形容它们在黄昏时发出的叫声。“一鸟归思轻”则是说一只鸟儿归巢的思念之情也变得轻盈起来。这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轮回的感慨。
第四联“晚律骇徂景,羁怀念劳生”,则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晚律”指的是傍晚时分的钟声,它的声音响亮且震撼人心。“徂景”则是指时光匆匆而过,让人感到无奈。“羁怀念劳生”则是说因为身在异地,无法回到家乡,所以心中充满了思念和疲惫。这一句通过写时间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第五联“去国亦已久,今复庚”,则再次强调了诗人离乡背井的苦楚。“去国”指的是离开故乡,“亦已久”表示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今复庚”则是说现在又回到了这里。这一联既总结了前面的诗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第六联“官仓容雀耗,世路忌蜗争”,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里的“官仓”指的是政府仓库,而“雀耗”则是指粮食被老鼠啃食殆尽。“世路忌蜗争”则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就像蜗牛在爬行一样艰难,竞争无处不在。这一句既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竞争局面的无奈和担忧。
第七联“顾我实荒浪,误抛樵与耕”则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这里的“顾我”指的是回头看自己,“实荒浪”则是说自己实际上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误抛樵与耕”则是说自己原本应该利用闲暇的时间去砍柴或种田,但却把这些机会都浪费掉了。这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梦想。
第八联“竹木微径在,奚独古人行”,则是以问句的形式来结束全诗。这里的“竹木微径”指的是竹林中的小道,而“奚独古人行”则是反问自己为何不像古人一样走自己的道路。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己选择的反思和质疑。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们的生活状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悟。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