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姥昔奔迸,馀生脱沈沦。
家禽不忍置,信谓妇人仁。
空笼欻变化,千载高嶙峋。
可待历湖水,复生桑下尘。
【注释】
①十咏:十题,即《历阳十咏》。历湖在安徽和县。②楚姥:指屈原的祖籍湖北秭归。奔迸:逃亡。③馀生:剩余的寿命。④家禽:家畜。⑤信:确实。⑥高嶙峋(línxún):岩石突兀。⑦复:又。⑧桑下尘:指屈原沉江后,渔夫捞起他的遗体投入江中,打湿了桑叶。⑨“历水”句:指屈原死后,渔夫把他的尸体放在长江里,鱼虾吃尽了他的肉体,而屈原的忠义精神却像石头一样坚硬地矗立在人们心中。⑩桑田:神话传说,谓沧海变桑田。桑树易生根,故有桑田桑下的意蕴。⑪高嶙峋:形容岩石峻峭挺拔。⑫可待:可以等待。⑬历湖水:即东流之长江。⑭桑下:指屈原墓。⑮高嶙峋:形容岩石峻峭挺拔。⑯可待:可以等待。⑰历湖水:即东流之长江。⑱桑下:指屈原墓。⑲高嶙峋:形容岩石峻峭挺拔。⑳可待:可以等待。㉑桑下:指屈原墓。
【赏析】
《历阳十咏·历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此诗写景抒情,借景言志。全诗先描写历湖美景,再抒发对屈原的怀念,并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首联写历湖美景,用“楚姥昔奔迸”、“脱沈沦”,点明屈原身世,以楚姥喻屈原。
颔联写自己不忍心把家畜放走,比喻自己不忍弃屈原于不顾。颈联写屈原死后,渔夫把他的尸体放在长江西逝的流水中,但屈原的忠义精神却如岩石般坚固地屹立在人们心中,表现了对屈原的深深缅怀。
尾联写自己可以期待着有一天能再次看到屈原的坟墓。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中间穿插议论,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有力,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很好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