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北山云,苒苒东门草。
纷吾起故居,与尔即远道。
巅崖博锱铢,得不偿所耗。
寄语邻墙翁,岁晚从吾好。
注释:
- 悠悠北山云,苒苒东门草。
- “悠悠”:表示长久、遥远。
- “北山”:代指北方的高山。
- “苒苒”:形容草木生长迅速的样子。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思念。
- 纷吾起故居,与尔即远道。
- “纷吾”:指我,我纷纷地。
- “起故居”:回到故乡的旧居,也就是回归故土。
- “即”:靠近、到达。
- “远道”:远离家乡的道路。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即将踏上归途的旅程。
- 巅崖博锱铢,得不偿所耗。
- “巅崖”:陡峭的高崖。
- “博”:比喻,这里是夸张的意思。
- “锱铢”: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
- “偿”:抵偿,补偿。
- “所耗”:所付出的代价或损失。
-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攀登高峰时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以及他对此的感慨。
- 寄语邻墙翁,岁晚从吾好。
- “寄语”:告诉、嘱咐。
- “邻墙”:邻居家的墙壁。
- “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 “岁晚”:指年终,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
- “从吾好”:跟随我的喜好,遵循我的志向。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邻里的嘱托和期望,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适的作品,共分为四句。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通过对北山云、东门草等意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家乡的宁静与美丽;而“纷吾起故居,与尔即远道”两句则点明了离别的原因和旅途的艰辛;“巅崖博锱铢,得不偿所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艰难攀登的无奈与辛酸;最后,“寄语邻墙翁,岁晚从吾好”一句则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更有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