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不乐仕,解组归柴桑。
溯风北窗下,坦腹傲羲皇。
储粟既屡空,乞食何惶惶。
有身即大患,斯语闻伯阳。
顾我亦多忤,丘樊思退藏。
惭无辟粒术,圭勺耗官仓。
【注释】陶渊明:东晋诗人。柴桑:地名,在今江西九江附近。羲皇:指伏羲和神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帝王。辟粒术:指种植粮食的方法。圭勺:量词。官仓:官府仓库。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陶渊明集》写的序言,主要介绍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的看法。
第一句“渊明不乐仕”,直接说明了陶渊明不愿做官,这与他的诗歌中的很多观点相吻合。第二句“解组归柴桑”,进一步描述了他归隐的地点。柴桑是他的家乡,位于江西九江附近。第三句“溯风北窗下,坦腹傲羲皇”,描绘了他在北窗下悠然自得地读书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第四句“储粟既屡空,乞食何惶惶”,揭示了他生活困苦的原因。第五句“有身即大患”,表达了他对个人欲望的担忧,这也是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第六句“斯语闻伯阳”,提到了他与老子的关系,表明他的思想受到了老子的影响。第七句“顾我亦多忤,邱樊思退藏”,反映了他对当时的社会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惭无辟粒术,圭勺耗官仓”,揭示了他对农业知识的缺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失望。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陶渊明的生活和思想,展示了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