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之水清,未足濯公缨。
平生抱苦节,成就此溪名。
长啸置符传,孤云归思轻。
溪头四壁居,溪下百亩耕。
量汲奉晨盥,课樵共夕烹。
希逢杖屦游,但听弦歌声。
为客剪三径,传家通一经。
双珠交照乘,合璧倍连城。
被褐有馀乐,问缣无隐情。
桂林两枝秀,借尔俗眼荣。
昔仰名父子,今推难弟兄。
不应文范裔,遽谓公惭卿。
如袭带砺封,毋为权利倾。
地实寝丘比,有力安得并。
勒诗高岸石,敢告后代生。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描绘了周氏濂溪草堂的自然景色和主人的生活状况。
以下是对诗句的逐一翻译和注释:
- 濂溪之水清,未足濯公缨。
- “濂溪之水”指的是位于江西庐山下的濂溪。“清”在这里表示清澈。“濯公缨”是指清洗官员的冠带。这句话的意思是,濂溪的水很清澈,但还不足以洗去官服上的尘土。
- 平生抱苦节,成就此溪名。
- “苦节”指的是坚韧不屈的节操。”成就”意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名声。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周氏一生秉持着艰苦的节操,因此他的濂溪草堂也因而得名。
- 长啸置符传,孤云归思轻。
- “长啸”是一种深沉的呼喊声,这里用来表达一种感慨或怀旧之情。”置符传”是指传递符咒。”孤云”是指孤单的云彩。这句话可能是在描绘周氏在濂溪草堂中独自吟诗作画的情景。
- 溪头四壁居,溪下百亩耕。
- “四壁”指的是四周没有围墙的空间。”溪头”指的是濂溪的源头。”耕”是指耕种田地。这句话描述的是周氏住在四面环水、只有一面有墙的草堂里,下面还有一百亩田地供他耕种。
- 量汲奉晨盥,课樵共夕烹。
- “量汲”是指根据需要而取水。”奉晨盥”是指早晨洗漱用的水。”课樵”是指砍柴。”烹”是指煮食物。这句话描述了周氏每天早晨用泉水洗脸,晚上一起砍柴煮饭的生活。
- 希逢杖屦游,但听弦歌声。
- “杖屦游”是指拄着拐杖步行游览。”弦歌”是指在音乐伴奏下的歌唱或吟咏。这句话可能是在描写周氏在闲暇之余,与朋友一同漫步山水之间,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能听到美妙的弦歌声。
- 为客剪三径,传家通一经。
- “剪”是指修剪或整理的意思。”三径”是指三条小路。”传家”是指传承家族的学问或家风。”通一经”是指精通一门学问。这句话描述了周氏在家中为客人提供方便的小径,同时致力于传承家族的学问和文化。
- 双珠交照乘,合璧倍连城。
- “双珠”是指两颗珍珠。”交照乘”是指互相照耀着行驶。”合璧”是指两块玉璧合在一起。”倍连城”是指价值相当于一座城池。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周氏拥有的智慧和才华就像两颗珍珠一样璀璨夺目,同时也象征着他对于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 被褐有馀乐,问缣无隐情。
- “被褐”是指穿着粗布衣服。”余乐”是指多余的快乐。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周氏虽然过着朴素的生活,但他内心却感到满足和快乐。”问缣无隐情”是指即使询问丝绸也没有隐藏的情感。这句话表达了周氏对于物质享受并不执着,更看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 桂林两枝秀,借尔俗眼荣。
- “桂林”是指桂林山水,以其秀丽闻名。”两枝秀”是指桂林山中的两条美丽山峰。这句话可能在赞美周氏居住的地方如同桂林山水一般美丽,并暗示其家族的声誉也因此而更加显赫。
- 昔仰名父子,今推难弟兄。
- “仰”是指尊敬。”名父子”指的是有名望的父子。”难弟兄”是指遭遇艰难困苦的弟兄。这句话反映了周氏过去受到尊敬,现在却被看作是遭受困难的弟弟。这可能暗示了周氏在历史上曾经取得过显赫的地位,但现在却面临着困境。
- 不应文范裔,遽谓公惭卿。
- “文范”是指孔子的学生曾参,以德行闻名于世。”裔”是指后代子孙。这句话可能是在批评那些不应该因为周氏是孔子的后代就贬低他的人。同时,它也表达了周氏对于自己家族德行的自豪和自信。
- 如袭带砺封,毋为权利倾。
- “袭带砺封”是指继承祖辈的功勋和名誉。”权倾天下”是指掌握权力,势力压倒一切。这句话可能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追求权势,而应该像周氏一样坚守德行和荣誉。
- 地实寝丘比,有力安得并。
- “寝丘比”是指地势平坦的土地。”并”是指合并。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土地的价值,只有那些有能力的人才能够与之合并或利用它。
- 勒诗高岸石,敢告后代生。
- “勒诗”是指刻写诗文于岩石之上。这里指在高处的岩石上刻写了诗文。”敢告后代生”是指向未来的一代宣告这个地方的历史与荣耀。这句话可能是在向后世的人们展示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以及它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