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未出柙,扰如搏鼠狸。
苍鹰方在韝,孱甚伏卵雌。
弭戢以违祸,孰云尔无知。
幸遭纵释仁,返谓人可欺。
岂复念前辱,摇尾垂翅时。
择肉毙侪类,戕忍犹天姿。
吾将罪虞者,奈何生致之。
南山有重阻,邓林无樛枝。
机阱与罗罻,今也将安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补感寓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猛虎未出柙,扰如搏鼠狸。
苍鹰方在韝,孱甚伏卵雌。
弭戢以违祸,孰云尔无知。
幸遭纵释仁,返谓人可欺。
岂复念前辱,摇尾垂翅时。
择肉毙侪类,戕忍犹天姿。
吾将罪虞者,奈何生致之。
南山有重阻,邓林无樛枝。
机阱与罗罻,今也将安施?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中描述了猛虎、苍鹰等动物的行为,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首两句“猛虎未出柙,扰如搏鼠狸。”描绘了一只猛虎被困在笼子里,无法逃脱的情景。猛虎虽然凶猛,但一旦脱离束缚就会变得软弱无力,就像老鼠一样容易受到攻击。这比喻了作者当时的处境,虽然他有着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但由于政治上的失势和孤立,他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第三句“苍鹰方在韝,孱甚伏卵雌。”则是说一只苍鹰被关在笼子里,已经变得虚弱不堪,甚至连孵化小鸟的能力都没有了。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无奈和无助,他就像这只苍鹰一样,虽然原本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智慧,但现在却只能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无法再展翅高飞。
第四句“弭戢以违祸,孰云尔无知。”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不自知的人的讽刺和批评。他认为这些人虽然表面上看似聪明,但实际上却因为过于谨慎和胆小而失去了机会。这种态度实际上是对那些在政治上失意的人的一种警示,告诉他们应该勇敢地面对挑战,而不是一味地退缩。
第五六句“幸遭纵释仁,返谓人可欺。岂复念前辱,摇尾垂翅时。”则是说幸好得到了宽容和释放的机会,可以摆脱过去的耻辱,重新振作起来。然而,这也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再次被利用或欺骗,因为他们已经不再具备足够的实力来保护自己。
第七八句“择肉毙侪类,戕忍犹天姿。”“吾将罪虞者,奈何生致之。”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行为的残忍和无情。他们不仅会为了一己之私而牺牲他人的生命,还会将自己的行为美化为高尚的道德行为。这种态度实际上是对那些真正善良和正直的人的侮辱和打击。
最后的两句“南山有重阻,邓林无樛枝。”则是以自然景物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悲观和失望。他认为无论是南山还是邓林都无法提供庇护和支持,因为它们已经被破坏了。这种比喻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绝望。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