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走王都,马足尘翻波。
贺老宦江夏,无人惊雀罗。
出处躁静间,奈此贫病何。
平生解指誓,晚境忽婆娑。
迫死不得休,前言食已多。
尚敢厌闲冷,欻为赴火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怀寄周元翁十首
周郎走王都,马足尘翻波。
周郎指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名将周瑜。他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名声远扬。这里的“王都”可能是指古代的国家或城市,而“马足尘翻波”描绘了战争场面的激烈和混乱。
贺老宦江夏,无人惊雀罗。
贺老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贺知章。他在任江州刺史期间,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这里的“江夏”可能是指他的家乡或任官的地方,而“惊雀罗”则形容了贺老的威信和治理成果。
出处躁静间,奈此贫病何。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进退两难的感慨。出处(指仕途)和安静(指退隐)之间,他感到无奈和困惑,因为自己既无法摆脱世俗的纷扰,又无法逃避贫穷和疾病的威胁。
平生解指誓,晚境忽婆娑。
作者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曾立下誓言,但晚年却变得颓废不堪,失去了往日的坚定和执着。这里的“解指誓”可能是指曾经立下的誓言,而“婆娑”则形容了他晚年的颓废状态。
迫死不得休,前言食已多。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力感。他觉得自己迫于生计,不得不忍受痛苦,而过去的承诺却已经被遗忘。这里的“食已多”可能是指生活压力和困境,而“迫死不得休”则强调了他对死亡的无助和挣扎。
尚敢厌闲冷,欻为赴火蛾。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有勇气面对生活。他敢于挑战生活的寒冷和困难,如同飞蛾扑向火焰一般。这里的“欻为”可能是指突然、突然地去做某事,而“赴火蛾”则形容了他不畏艰险、勇敢前行的精神风貌。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周瑜、贺知章等人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伟大成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进退两难、生死无常等人生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魅力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