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有史才,班马可并驱。
纷纷谗谄人,畏君笔削诛。
我恨接君晚,要亦君之徒。
沈疴积岁月,顾此留须臾。
志我圹中石,赖君文不谀。
庶乎陵谷变,名字见君书。
【注释】
怀寄周元翁十首:写给周元翁的十首诗。周元翁,名不详,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怀:怀念。
寄:托付给某人。
周郎:指周元翁。
有史才:有历史才能。
班、马:指司马迁和扬雄,都是汉代有名的历史学家。班固曾作《汉书》,扬雄曾作《太玄经》。
并驱:并列,不分先后。
纷:杂乱。
谗谄人:说坏话、进谗言的人。
笔削诛:用文章来惩恶劝善。
我恨接君晚:我恨没有早些结识你。
要亦君之徒:也是您的一类人。
沈疴(kēi 疴):久治不愈的重病。
顾:顾念。
须臾(yú):片刻。
志:铭记。
圹中石:墓穴中的石碑。
赖:依靠。
陵谷变:山陵与山谷的变化。比喻世事的沧桑巨变。
名字见君书:您的功绩和名声会载入您的传记。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对当时的统治者深表不满,借古讽今,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可分四层。开头二句“周郎有史才,班马可并驱”,点明所怀寄的对象是周元翁,并称赞他具有司马迁、扬雄那样的史学才能。接着三句“纷纷谗谄人,畏君笔削诛”,感叹当世奸邪小人多,担心他们的邪恶行为被周元翁的文章所揭露而受到制裁。然后六句“我恨接君晚,要亦君之徒”,表达了自己遗憾没有早些认识周元翁的心情,同时暗示周元翁也属于当时那些奸臣之流。最后二句“沈疴积岁月,顾此留须臾”,“沈疴”即重病,指自己年岁已高而身体衰弱;“顾此留须臾”,表示自己只有这残余的时光可以度过。整首诗通过写自己的感慨,寄托了对时事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