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概今犹昨,层楼栖燕雀。但闻歌竹枝,不见乘黄鹤。
以下是《变竹枝词九首》逐句释义及赏析:
- 诗句:胜概今犹昨,层楼栖燕雀。但闻歌竹枝,不见乘黄鹤。
- 注释:这里描述了一个场景,胜景(美好的景色)依然存在,就像昨天一样。高楼上有燕子和麻雀栖息。只能听到竹枝歌的歌声,却看不到乘黄鹤的人。
- 译文:尽管美景依旧,但却少了乘黄鹤的人,只能在楼上听到歌声而不见其人。
-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那些曾经来过此地、留下歌声与记忆人物的怀念。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美景与人事,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与美好瞬间的易逝。
- 诗句:隔岸东西州,清川拍岸流。但闻竹枝曲,不见青翰舟。
- 注释:描述了两岸的景象,清澈的江水拍打着岸边,只有竹枝曲的歌声在耳边回响,却没有看到青翰舟的出现。
- 译文:两岸的风景如画,清澈的河水拍打着岸边。只听到竹枝曲的歌声,却没有看到青翰舟的身影。
-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图,强调了声音的重要性以及视觉上的缺席。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听觉艺术的珍贵性,即只有声音才能留存下来,而其他如颜色、形态等都随时间消逝。
- 诗句:北渚芙蓉开,褰裳拟属媒。但闻竹枝曲,不见莫愁来。
- 注释:北边的沙洲上荷花盛开,人们穿着裙裳准备去相亲。只能听到竹枝曲的歌声,却没有看到莫愁的身影。
- 译文:在北边的沙洲上,荷花盛开,人们穿着裙裳准备相亲。只能听到竹枝曲的歌声,却看不到莫愁的身影。
-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的场景,传达了一种浪漫的气氛。诗人利用自然界的美丽来比喻人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婚姻媒妁的存在,以及人们在自然美景中寻找情感寄托的情景。
《变竹枝词九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交织的诗歌,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时间、记忆与美的关系。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贺铸的文学造诣及其对美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