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构压江东,江山形胜雄。但闻竹枝曲,不见胡床公。

《变竹枝词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组七绝组诗。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意解读
  • 危构压江东:形容建筑或山峰雄伟地耸立在江东之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江山形胜雄:指江山景色壮丽,地势雄浑,具有非凡的吸引力。
  • 但闻竹枝曲:只听到竹枝舞动的声音,却看不到表演者。
  • 不见胡床公:没有看到表演者,可能是因为表演者以某种隐逸的姿态出现,或被隐藏起来。
  1. 关键词注释
  • 危构压江东:指的是高耸的建筑群或者山峰,它们位于江东地区,给人一种压迫感和震撼。
  • 江山形胜雄:这里的“江山”指的是自然风光,而“形胜雄”则是形容这些自然风景非常壮观,给人以雄壮之感。
  • 但闻竹枝曲:这里的“竹枝曲”可能是指一种民间歌曲,它的声音在风中飘荡,只有听觉可以感知到。
  • 不见胡床公:这里的“胡床公”可能是一种古代的娱乐活动,表演者通过胡床(即马鞍)来载歌载舞,但由于某些原因,观众无法看到他的身影。
  1. 译文对照
  • 危构压江东:巍峨的建筑群屹立于江东,展现出雄浑的景象。
  • 江山形胜雄:这里描述的江山景色极为壮观,令人心旷神怡。
  • 但闻竹枝曲:只听见竹枝声声,似乎有歌声在空中飘荡。
  • 不见胡床公:虽然看到了表演者的舞台,却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1. 赏析
  • 艺术风格:这首诗展现了刘禹锡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他对民间艺术的独特见解。《变竹枝词九首》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观与民间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语言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又不失韵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环境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禹锡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于民间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通过对竹枝曲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刘禹锡的《变竹枝词九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灵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