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沉吟。燕飞人静画堂深。

欹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一从灯夜到如今。

【注释】

  1. 减字浣溪沙:一种词形式,由唐宋时期流行。“减”是减少的意思。
  2. 闲把琵琶旧谱寻:闲暇时拿出旧日弹奏的琵琶谱本来翻看。
  3. 四弦声怨却沉吟:指弹奏琵琶时发出的四弦声音似乎在诉说着哀怨之情,使人沉思。
  4. 燕飞人静画堂深:描绘一幅安静的画面,燕子飞舞,人已经入睡,而画堂深处依然灯火通明。
  5. 欹(qī)枕有时成雨梦:斜倚枕头时偶尔会梦见雨滴打湿了床铺,仿佛成了一场春雨。
  6. 隔帘无处说春心:隔着帘子无法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只能独自承受。
  7. 一从灯夜到如今:自从那一次深夜的灯下相聚之后,到现在已经是很长时间过去了。

【译文】

我拿起了旧日弹奏的琵琶谱本,细细翻阅,四弦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深深的哀愁,让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夜晚的寂静中,我斜倚着枕头,有时竟然梦见了雨滴打湿了床褥,仿佛是一场春雨来临。而当我透过窗帘望向外面的世界,又无法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只能默默承受这份孤独和思念。自从那次深夜的灯下相会以后,直到现在已经是很久远的时光了。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夜深人静时刻与琵琶相伴的场景,抒发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之情。首句“闲把琵琶旧谱寻”,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选择用琵琶作为媒介,是因为琵琶音乐本身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力,能够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接着,“四弦声怨却沉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现,通过琵琶的音乐声,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哀怨之情。诗人通过对琵琶音乐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燕飞人静画堂深”、“欹枕有时成雨梦”以及“隔帘无处说春心”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燕子飞翔、人已入睡、画堂深处仍有灯火等景象,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同时通过“欹枕”和“雨梦”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和对外界的渴望。最后一句“一从灯夜到如今”,则是对整个场景的回顾与总结,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感叹。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艺术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